打补丁的衬裤,嘴里还在喊“陛下饶命”,声音越来越远,最后被暖阁的门彻底挡在了外面,只留下满室的死寂。
暖阁里,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吸都成了奢侈。
刚才还在心里打鼓的百官,此刻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个垂着头,手指攥紧了官袍的衣角。连李东阳都没敢再开口。
周镗的下场就在眼前,谁再敢提“祖制”,谁就是下一个去昌平守陵的!
可让他们点头答应“重组内阁”,也难。
内阁是文官集团的根基,是他们掌控朝政的“命脉”,一旦让武将、太监挤进来,往后话语权就得减半;监督权交出去,往后议事时连藏个私心、护个门生都难。
这哪是放权?这是割肉!是要断了文官集团的“根”!
李东阳捏着胡须的手都在抖,他偷偷看了眼张昇。
张昇连忙低下头,避开他的目光,显然不想掺和。
他又看了眼刘大夏,刘大夏别过脸,假装没看见,手里的拳头却攥得更紧了。
刘大夏虽是文官,却向来反感文官抱团,对“重组内阁”未必反对。
没人敢先表态。
说“不行”?周镗就是榜样,去昌平守陵的日子比死还难受。
说“行”?舍不得手里的权,也怕被文官集团排挤,落个“叛徒”的名声。
一群在朝堂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大佬,此刻竞像被堵住了嘴的哑巴,一个个垂着头,眼神躲闪,谁也不肯先开口,谁也不想当“出头鸟”。
朱厚照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里的火气又上来了。
他就知道这些人会装死,会用“沉默”来对抗他的旨意!
但他不急,他有的是时间耗,有的是法子让他们表态。
他重新坐回榻上,端起刘瑾刚沏好的碧螺春,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茶水的暖意没驱散他眼底的寒意。
目光扫过鸦雀无声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
不表态是吧?没关系,他有的是耐心,也有的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