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108章 帝归暖阁思良策,群僚晨集待惊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帝归暖阁思良策,群僚晨集待惊雷(2 / 3)

地,他都没心思捡。

“张公公,陛下……陛下这是要做什么?是要清算刘给事中的同党吗?”

张昇的声音带着颤,他是礼部尚书,管着礼仪教化,最怕陛下动文官,落个“不尊儒臣”的名声。张永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语气里带着警告。

“张大人是三朝老臣,聪明人,何必问奴婢?”

“好好准备着就是,明日按时去暖阁,别误了时辰,也别多说不该说的话。”

“陛下现在的脾气,您是知道的。”

说完转身就走,留下张昇站在原地,脸色比宣纸还白,连捡珠子的力气都没了。

李东阳府里更热闹,内阁的三个学士都来了,围在书房里,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手里的茶杯都端不稳。

“阁老,陛下突然召集议事,不会是要清算刘苣的同党吧?”

“谢阁老和刘阁老的旧部还有不少在六部,要是被牵连,咱们内阁也得受影响!”

“是啊阁老,户部的王郎中、吏部的赵主事,都是谢阁老的门生,要不要提前给他们通个信,让他们明日少说话?”

李东阳捏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皱成个疙瘩,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比谁都清楚,刘苣死谏只是个由头,陛下真正动怒的,是文官集团这股“抱团抗旨”“拿祖制压皇帝”的风气。

明日暖阁议事,陛下怕是要拿谁开刀立威,要清一清朝堂里的“酸儒派”了。

“都别慌,慌也没用。”

李东阳沉声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却格外坚定。

“明日去了暖阁,谁都少说话,多听着,陛下问什么就答什么,别主动提刘苣,别主动提谢迁、刘健。“要是陛下问起刘芭的事,就往“腐儒狂言,不知天高地厚’上推,千万别扯到“文官清流’“言官职责’上,谁要是说错一个字,休怪老夫不认他这个同僚!”

兵部尚书刘大厦是文官出身,性子却直,最恨尸位素餐的官员。

接到旨意时,他正在院子里练太极剑,剑穗在晨光里晃得厉害。

听完张永的话,他“眶当”一声把剑扔在地上,剑鞘撞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刘苣那小子就是自找的!陛下要开会,正好!”

“我倒要说说,会昌侯的姻亲王参将,在兵部占着位置不干事,天天喝酒打牌,早该清出去了!”可骂归骂,他心里也没底。

陛下连亲舅舅张鹤龄都敢杀,连会昌侯都敢赐死,要是真要动兵部的人,他这尚书怕是也拦不住,只能跟着陛下的意思走。

他弯腰捡起剑,叹了口气,转身回书房翻兵部的官员名册,把和会昌侯、外戚有牵扯的名字都标了红,准备明日陛下问起,就顺水推舟把这些蛀虫清出去。

韩文回到户部时,欧阳铎还在对着赈灾的账册核数,案上堆着厚厚的账本,算筹散了一地。见老上司脸色不对,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欧阳铎连忙起身,给韩文倒了杯热茶。

“大人,您怎么了?是陛下对赈灾方案有意见吗?”

“不是赈灾的事。”

韩文揉着太阳穴,声音里满是疲惫,眼底的青黑很重,显然没休息好。

“陛下明日要在暖阁议事,六部九卿都得去。”

“刘苣把陛下气狠了,明日怕是要有大动静,要清一清朝堂里的人了。”

欧阳铎心里一紧,手指攥紧了手里的算筹,指节泛白。

他是陛下破格提拔的,没科举功名,最容易被文官揪出来当“陛下乱用人”的靶子,要是明日有人提他,怕是要被牵连。

“大人,那……那明日我要不要去?会不会……会不会牵连到咱们户部,牵连到我?”

“你明日别去,就在户部盯着赈灾的事,把北直隶的粮车调度再核一遍,别出岔子。”

韩文摇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叮嘱。

“记住,不管听到什么消息,不管谁来传信,都别出户部的门。”

“陛下要是护着你,自然不会让你出事;要是陛下想拿你做文章,你去了也没用。”

欧阳铎点点头,心里却沉甸甸的。

他虽入官场不久,却也知道这场暖阁议事的分量,搞不好,整个朝堂的格局都要变,那些靠科举上位的文官,怕是要跟陛下彻底撕破脸了。

这一夜,京城的高官府邸几乎没人熄灯,烛火亮了一整夜。

张昇对着《大明集礼》看了半夜,想找出“陛下不可轻易动六部官员”的依据,却越看越慌,最后只能对着祖宗牌位叹气。

李东阳让人把谢迁、刘健的旧部名单抄了一份,反复琢磨哪些人可能被盯上,哪些人可以保下来,直到天快亮才眯了一会儿。

刘大厦翻出兵部的官员名册,把标红的名字又看了一遍,心里盘算着怎么跟陛下提“清蛀虫”,既不惹陛下生气,又能把兵部整顿好。

就连向来不管事的户部侍郎,都在家翻箱倒柜,把自己这几年经手的账册捋了三遍,生怕被陛下找出半点错处,落个“贪腐”的罪名。

坤宁宫暖阁外的宫道上,寅时刚过就有了人影。

先是李东阳,他穿着一身簇新的玄色官袍,由小厮扶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