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室,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叹。“太难了!那些英文资料根本看不懂啊!”“查查词典还是可以看个七七八八的,但是今天满课,实在来不及。”还有人感叹:“叶籽,你怎么这么厉害?”“说明人家是天才呗,咱们比不了。”一个男生酸溜溜地说。楚湘仪高兴地搂住叶籽的肩膀:“多亏了你,不然我们组也要挨骂了。沈墨若有所思地看着方维祯离去的方向:“听说方教授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权威,在国际上都很有名望,就是脾气不太好。”叶籽笑了笑,没有多说,她心里清楚,能在这样的教授手下学习,是难得的机会。
与此同时,方维祯回到办公室,立刻开始查阅最新的外文文献。她的助手小心翼翼地敲门进来,递上几页纸:“方教授,这是我翻译的《Cell》上那篇关于微管蛋白的论文,您看看……”方维祯接过来,刚看了几行就皱起眉头,翻译得简直错漏百出。她越看越生气:“这种水平的翻译,怎么拿来给学生做研究参考?”助手深深地低着头,脸色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方维祯把文稿扔在桌上:“你去人事处找老高吧,看是调去图书馆还是文印室。”
助手猛地抬头,脸色煞白:“教授,您要辞退我?”“你不适合这个岗位。"方维祯的语气不容置疑,“我需要的是能准确翻译专业文献的助手,不是连基本术语都搞不清的外行。”助手还想辩解,方维祯已经拿起电话拨通了人事处:“老高,我这边助手要调岗,你再给我安排一个新的--什么?没有合适的人选了?”电话那头的人事高主任苦着脸解释:“方教授啊,这都第四个了,英语专业的看不懂生物术语,生物专业的英语又不够好,上哪儿找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人才啊!”
方维祯不耐烦地打断他:“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我就不信找不出一个能翻译文献的人,你把合适人选的档案都调出来,我现在就过去挑。”挂断电话,方维祯大步流星地走向人事处,留下助手在原地手足无措。听着电话挂断的忙音,老高习惯性地搓了搓光亮的脑门,忍不住和同事诉苦:“方教授的要求也太高了,既要精通专业英语,又要了解细胞生物学前沿,这样的人早出国深造了,哪会留在国内当助手啊!”正说着,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
方维祯风风火火地走进来:“档案呢?”
“您来得可真够快的。"老高凄苦地叹了口气,赶紧小跑去档案室:“我这就去给您调!”
老高紧赶慢赶,在方维祯不耐烦之前赶了回来,喘着粗气把几份档案递过去:“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了,这位是生物工程专业的,这位是生物医学的……您看看哪位的学术背景符合您要求,我立马通知他过来详谈。”方维祯接过档案快速翻阅着,眉头越皱越紧:“都不行,英语水平够的,专业背景太弱;专业对口的,英语又不过关。”她抬头盯着老高:“就没有两全其美的人选?”老高心里直呼祖宗,豁出去般闭了闭眼:“实在不行……实在不行我去隔壁学校给您挖个墙脚!”
见方维祯真要点头,他赶紧讪笑着补充:“我开玩笑的,现在国内这样的人才确实稀缺,真的不好找,隔壁也够呛。”方维祯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学生的档案你这里有没有?”“学生?“老高一愣,“您是说往届的毕业生吗?”方维祯摇摇头:“应届生,就是今天上我实验课的那个生物(1)班,有个叫叶籽的。”
老高虽然疑惑,但还是去档案室找。
过了好一会儿,他拿着一个牛皮纸袋回来:“这是您要的叶籽同学的档案。”
方维祯接过档案,里面除了她个人信息,只有薄薄一页高考成绩单,但当她的目光落在成绩栏上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一除了语文和政治,其他科目竞然全是满分!
老高悄悄凑过去一看,也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考上北大的几乎都是各市的状元,但这么多科目满分,已经不是用人中龙凤可以轻易概括的了。
“就是她了,你去通知一下。"方维祯把档案塞给老高,转身就走。老高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连忙去追:“方教授,这不合规矩啊!本科生怎么能当研究助手,还是个一年级的一-”方维祯头也不回,斩钉截铁道:“规矩是人定的,这样的好苗子,不能浪费。”
再说了,在聘用之前,还得试上她一试。
如果叶籽不中用,权当她看走眼。
此时叶籽正在自习室学习,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辅导员急匆匆地找过来:“可算找到你了,快来。”叶籽满心疑惑地走出自习室,看到门外站了个矮胖的中年男人,也是满脸焦急。
老高走上前说:“你就是叶籽同学吧?跟我来。”老高带着叶籽直接去了方维祯的办公室。
见到人,方维祯开门见山,从桌上堆成小山一般的资料中挑出一份,递给叶籽:“翻译这段论文,四十分钟。”
叶籽接过纸张,发现是一篇关于细胞生物学的前沿论文,满篇都是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叶籽抬头看向方维祯,在那双锐利的眼睛里,她敏锐地看到了期待和机遇。短暂的惊讶过后,叶籽拿起笔,在稿纸上流畅地书写起来。这样一篇具有高度专业性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