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41章 烈士与扫盲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烈士与扫盲班(3 / 7)

的街坊,这次开会,是商量着大家捐点钱,当然了,捐或不捐,捐多捐少,全凭自愿,咱们也不能勉强。”二大爷先是开口说。说完,二大爷就让一大爷和三大爷也说几句。

对于二大爷这爱出风头,三大爷只是笑笑,也不在意。

老易心中就对二大爷有些不满了,但脸上却不动声色:“我做个表率,捐10元。”说着,老易就拿出10元放在桌子上。

“我家人多,就捐5元吧!”二大爷考虑下,说道。三大爷满是尴尬,口中说着他家困难,捐了1元出来。

其实三大爷是想捐0.5元的,但没好意思。

“我就和二大爷一样吧,也捐个5元。”何保国想了想,开口道。

接着,各家就都多少捐点。

贾家婆媳没捐。

老易和贾张氏是两口子,既然老易捐了,还捐了10元,贾张氏还捐什么捐?许富贵不在,竟然是许大茂捐出2元。

聋老太太也捐了1元。

院里十几户,每家都捐了,而加起来也就25.7元。也算不少了。

每家捐了多少,三大爷都给记下。

老易和二大爷把钱给田红霞家送去。

除了这院,南锣鼓巷还有不少院的住户也或多或少的给田红霞家捐款了。

这也是田红霞家和街坊关系处得好。贾张氏很是羡慕田红霞家。

仅仅这院就捐了25.7元给田红霞家,整个南锣鼓巷有多少人捐款?一共又是多少钱?估计给田红霞家送去的钱能超过100元吧!

没错,贾张氏就是眼红。

贾东旭下班之后就去浪了下,刚回到南锣鼓巷就看到他“爸’和二大爷给57号院钱家送钱。没等回到大院,在巷子里听到别人谈论,贾东旭也就知道钱家又出了个烈士。等回到大院,贾东旭听说老易捐了10元,就撇了撇嘴:“臭显摆。”

而在得知何保国捐了5元,贾东旭也没好话,说何保国就是小气。

何家的收入可不低,何保国和傻柱的工资加起来,再挣些外快,每个月收入可是超过100元。而何保国和傻柱都是大厨,平日里也不缺嘴。

以何家的条件,应该多捐点才对,就是捐个100元都不为过。

当然,贾东旭也就回了家这么说,在院子里可不敢说,怕傻柱削他,也怕邻里的吐沫星子老易是整个街道捐的最多。

街道办捐的不算,这不是个人。因为捐的多,老易又出了下风头。

街道不少人给老易竖个大拇指,称赞一下。也有人拿老易和王老实两口子对比。

王老实两口子也捐了,但只是捐了1元,远比不上老易。

于是,老易可是得意了下儿。。

晚上,在家吃着饭,何保国也就和媳妇聊起了扫盲班的事。“扫盲班?”秦淮茹一脸问号。“估计街道办这几天就该下达任务了。”何保国笑着说。

这年代的文盲还是太多了,而在何保国的记忆中,也是52年开始的扫盲运动。

快速识字法在全国推广,各地也兴起了多种识字方法,有人自做学字教具,有的在家学习,有的结合生产劳动,把田间地头变成识字课堂,也有的学会了再去教别人。

几次大规模扫盲运动,到了50年代末,扫除了几千万文盲,成绩斐然。

能够识文断字,不说多有学问,至少也能看得懂报纸,以及各种公告宣传等,好处还是很多的。何保国也算消息比较灵通,就有所耳闻。

估计南锣鼓巷这几天也要开展扫盲工作了。这对大家来说也是大事。

不过,和何家却没多大关系。

毕竟何保国,秦淮茹和傻柱都不是文盲,雨水在上学,也用不着。

至于对门的贾家,贾张氏和马荷花这对婆媳估计是要参加街道组织的扫盲班了。这事何保国也没在院子里传,就在家和媳妇聊一下。

两口子也就聊了聊大院里有几个需要扫盲的。除了贾家的婆媳,也就没多少了。

这么看,这院里识字的还是大部分,堪称“文化大院’了。在外给人做席面的傻柱这时也回了家。“爸,你们在聊什么呢?什么文盲什么的?”傻柱也没听到多少,却是疑惑着。“没什么,就是在聊这大院里有几个文盲。”何保国随口说,

“这有什么好聊的?”傻柱却是没什么兴趣。吃过饭,何保国又是拉着媳妇出去走走。

主要是在家待着无聊。

要是家里有个收音机什么的,也就不会太无聊了。

说到收音机,国内现在也有,但都是“洋机’,至于国产,好像要等到明年才会出现。走出家门,院子里都黑了,而院外就更黑了。

何保国两口子拿个手电筒。

每天吃过晚饭出来走走,再聊聊天,秦淮茹也是习惯,要是哪天吃过晚饭不出门走走,她还不太习惯。3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二大爷跑去街道办了。

却是二大妈听说街道办有重要任务了,当二大爷下班回到家,二大妈和他一说,积极表现的他也就连忙跑街道办去。

老易还没好利索,厂里都不让老易去上班,而是让老易在家多养个几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