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41章 烈士与扫盲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烈士与扫盲班(2 / 7)

在院子里洗衣服。

何保国也没多惊奇。

马荷花厉害,贾张氏还想磋磨儿媳,结果儿媳却反过来折腾她这个当婆婆的。

老易也不帮贾张氏,反而还支持马荷花。

至于贾东旭,被马荷花拿捏住了。

现在,贾家的家务活大部分都是贾张氏来做。

而纳鞋底,贾张氏也要继续纳,只是比以往要少了。

马荷花也不是个好吃懒做的,正好贾家有缝纫机,她就接了不少针线活。每天,马荷花运气好也能挣个1元或几毛的。

可以说,贾家的缝纫机被马荷花很好的用了起来。

在家做做针线活,马荷花的收入怕是比厂里学徒工都要多,但比起一级工还是差了些。

院里不少人都夸贾张氏有个好儿媳。

贾东旭两口子的收入加起来也是不少了,要是老易的工资也都拿出来给贾家用,妥妥的超过100元。然而,贾张氏却仍然不认可马荷花是她儿媳。

再说马荷花,挣了钱都放她自己兜里,顶多给孩子买点吃的穿的。

至于贾家的柴米油盐,就是老易和小贾拿出钱了。

贾张氏还想让马荷花每个月给她点养老钱,马荷花表示没听清楚,让贾张氏再说一遍,啥?贾张氏再说了一遍?那就再说十遍。

可以说,贾家的婆媳关系很差。。

傍晚,何保国意外的发现57号院聚集了不少人。

三大妈,老太太和二大妈等人都在,甚至还有贾家婆媳。发现自家媳妇竞然也在,这就让何保国更好奇了。

看这样子,肯定是57号~院发生了什么。骑着自行车归去。

“媳妇,怎么了这是?”何保国来到秦淮一茹身旁,问道。

“田姐家···唉!”秦淮茹叹了一口气。

南锣鼓巷姓田的不是太多,但也几十个,而这57号院就有3个,但秦淮茹口中的田姐却是只有一个。何保国也认识,但却不熟。

当秦淮茹继续说着,何保国也是清楚了。

是这院田红霞的男人在战场壮烈牺牲了,成了烈士。

田红霞去年生了龙凤胎,她男人就参军了,都没给孩子取名。而田红霞的婆婆是个寡妇,也是烈士遗孀知道了是什么情况,何保国也是一叹。

战场是残酷的。

时代的一粒沙尘落在一户家庭就是一座山。

但军人保家卫国也是光荣的。

毕竞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田姐家4个烈士了。”秦淮茹说。

何保国点着头,他也听说过,田红霞的男人有2个哥哥,也都是烈士。

名副其实的烈士家庭啊!

大家过来都是安慰安慰,毕竞是老街坊。

这时,有人议论着田红霞给孩子取的名字,男孩叫援朝,女孩叫抗美。

实话的说,去年和今年出生的不少孩子都取这名,也有些几岁的孩子改成这名。

而田红霞的男人又是大姓,估计四九城都会有不少和田红霞2个孩子同名同姓的。

以往,何保国也有所耳闻,但看到发生在身边,感受又不一样。

“老钱家是怎么南锣鼓巷的光荣。”贾张氏也说道。

对了,聋老太太被某些人说是满门烈士,但实际上也就说说而已,真是这样,不仅街道办要经常上门慰问,还会有不少干部登门。

但要说老太太普普通通,看着也不太像,应该还是有点东西的。

院里开开玩笑也无伤大雅,但有些玩笑话可是不能传到院外。

95号,三进四合院。

大家也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而回到院子里,不仅何保国两口子谈论着,别的人也在谈论。

像贾家婆媳在谈论,三大妈和老太太在谈论,二大妈和许母在谈论。虽然不是这个大院,但毕竞也是街道出了个烈士,也挺光荣的。

说起来,田红霞家也不太容易,她婆婆在街道办工作,工资不高,而她则是纺织厂的临时1.不过,街道办往后肯定会多照顾她家。

没多久,老易牵头,找上二大爷和三大爷,又找了何保国,一起商量着给田红霞家捐款。“那就开个全院大会,号召大家捐点,但也本着自愿,捐多捐少都是个心意。”何保国对仨大爷说。

“就这么办。”老易没意见。

二大爷和三大爷也都没什么意见。

一个街道的,哪怕不是一个大院,但本着对烈士家庭的敬重,捐点款表达下心意也不为过仨大爷没撤开何保国,而是和何保国商量,这也并不奇怪。

何保国如今虽然不是这院的管事大爷,但地位可并不比三个管事大爷低。

当商量好了,就通知大家开会。

还有人不在院里,例如许富贵,还有贾东旭。

没多久,院里也就聚集了一大群人,各家都至少有1个人来了。大家也都知道这次院里开大会的目的。不用说也知道是组织大家捐款给田红霞家。

看人来的差不多了,至于老许和小贾等几个人没在,但也就不等了。

“咱们南锣鼓巷又出了个烈士,虽然不是咱们这院,但毕竟也是一个街道,多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