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三大爷,下班后去钓鱼了。
街道办,当二大爷来到时,就看到比往常多了不少人。
南锣鼓巷几乎每个大院都有管事大爷,除了防敌特,也是配合街道办的工作。
街道办还没下发通知,消息比较灵通的就跑来了,而刘海中就是其中之一。王主任也就把扫盲班的事和刘海中等人说了。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街道各大院的文盲组织起来,学字识字。“争取今年让咱们南锣鼓巷不再有1个文盲。”王主任说着。
听了王主任所说,刘海中立刻就表示了支持。
当回到大院,刘海中就看到何保国正在和老易下象棋。
可不是何保国主动找老易下棋的,而是老易拉着他下棋。何保国索性也没什么事,就和老易下下棋打发时间了。
看到刘海中从外面回了大院,何保国也没在意。
但刘海中却径直走来。
“老易,老何,街道要进行扫盲工作。”走了过来,刘海中也就开口说。
刘海中心中有点得意,他不是文盲,他老伴也不是,孩子也都不需要扫盲。
但老易可就不一样了,老易本人虽然不是文盲,当老易的媳妇(贾张氏)是文盲,而老易的儿媳(马荷花)也是。
一大爷家2个文盲,他这个二大爷家没文盲,说出去可不就有面子了?觉得这是个打击老易威望的好机会,刘海中可就积极起来了。
“扫盲?”老易诧异。
看来,老易的消息不灵通啊!至于何保国却很淡定。
这四合院,何保国可以说是最先知道的。
“就是让街道不识字的文盲都进行学习,要识字,要会写。”刘海中说道。
“文化人一定要有文化!”
“应该是每个院的文盲先报上去,街道办再进行统一安排吧!”
何保国说..
“应该是这样,老易,你家有2个文盲,这工作可要做好啊!”
刘海中一脸认真地对老易说。
老易:我?
但刘海中也没说错,老易他家的确是有2个文盲。
街道要开展扫盲工作,院里的文盲要是不积极配合,就是院里管事大爷的工作没做到位。
而老易又是一大爷,可是顶在刘海中前面。
因为家里没文盲,刘海中是满脸轻松。何保国也很轻松。
马荷花且不说,但就贾张氏那性子,肯定不会好好去学习。毕竟贾张氏要学早学了。
这院里除了聋老太太,也就贾张氏的岁数最大。
就是老易以前也要喊贾张氏一声老嫂子。
“不识字可不行,还是要识字的,扫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咱们大院可不能有文盲。”老易点着头说:“对,谁也不能拖后腿,大家都要积极进步。”何保国也说着。
“老何这话在理。”刘海中笑着说。
接下来,老易也没心情下棋了,让了位,就刘海中和何保国来下棋了。就见老易回家去了。贾家婆媳都在家,老易这是去做她们的工作。
院里的文盲当然不只是贾家婆媳,但不做好自个家的工作,老易也不好去做别人家工作。
再说,二大爷和三大爷给大家做工作。
贾家。
马荷花在操作缝纫机,缝补着几条裤子。贾张氏则坐在炕边纳鞋底。
“街道要进行扫盲工作,不识字的文盲都要学习。”老易对贾张氏和马荷花说。贾家婆媳都停下了手头工作,看同老易。
扫盲?学习识字?
老易和贾东旭都识字,而棒梗和小当都才5岁,以后会上学,用不着学。就只有贾张氏和马荷花需要学。不过,就见这对婆媳都皱着眉。
看贾张氏和马荷花的反应,老易就知道她们是不想学习。
“不识字总是不好的,街道开展扫盲工作,这就很好,大家都应该积极配合街道的工作~”老易说着。然而,老易的“长篇大论’还没说完就被贾张氏打断了。。
“爸,我就不学了吧,我也没时间。”马荷花先是对老易说。而贾张氏更是撇了撒嘴:“学习?学个屁‖”
贾家婆媳又不傻,不识字也这么多年过来了。学习要花时间吧!
有时间做点家务不好吗?
没事在家躺着也好啊!或是和邻里唠一下家常。
再就是参加街道办组织的扫盲班,这不就等于把“我是文盲’顶在头上了?
不被街坊邻里笑话?
在贾家婆媳看来,学会识字还不如几毛钱来的实在。
老易脸色不太好。
和贾张氏结婚绝对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事。
要是和贾家只是邻居,用一大爷的身份来压,不怕贾家这婆媳不配合街道办工作,不然就开会批评。但现在,贾张氏是他媳妇,马荷花是他儿媳。毕竟是一家人,就让他不太好办了。
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做的太过也不符合他人设啊!
“这是街道办下达的工作,文盲都要学习。”老易沉声说。
“老娘认识几个字,不是文盲,什么扫盲工作和我没关系。”贾张氏撒着嘴说。她这也没瞎说,的确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