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难道我们不是宿敌吗> 小鱼游四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鱼游四方(6 / 8)

把这几年熬完了就好了。

高一开学,陈曼没考上竞赛班,但是她被分到了理科实验班高一(十七)班。

班里的同学大多性格不错,就连最受诟病的陆子昂也不怎么说脏话,在她看来,这已经比她的弟弟好太多了。

虽然这么说很搞笑,但是,确实,陆子昂的家教比她弟弟更好一些。陈曼有两个室友,顾思安和郑相宜。

顾思安活泼外向,郑相宜安静内向,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有很好的妈妈,就像陈曼童年记忆中的妈妈一样温柔和蔼。高一上学期的某天下午,学校召开家长会,顾思安的妈妈提前来了,还特意到寝室里来看顾思安。

顾思安的妈妈带来了一盒卤牛肉,一盘凉菜、还有自己家里烤的面包,分成三份,分别送给顾思安、郑相宜和陈曼。她笑着说:“都是自己家里做的,放心吃吧,我做了一下午。”“谢谢。"陈曼说。

“不谢不谢,"顾思安的妈妈还在整理顾思安的桌面,“想吃什么就和家里说,家里人都能给你们送过来。”

这一句话,当然是对顾思安说的。

郑相宜附和道:"嗯,好的,阿姨,谢谢。”郑相宜的妈妈对郑相宜更是溺爱,她经常给郑相宜送吃的,样式也更丰富,郑相宜也很喜欢和妈妈撒娇。

她们都很幸运。

陈曼有时也会嫉妒她们,但她从未表现出来,她总是把自己的情绪藏在心里。

不过,她或许比她们更清楚什么是“嫉妒”。嫉妒归嫉妒,陈曼还是希望她们能过得好,越来越好,越来越好。省立一中对学生有许多补贴,陈曼靠着这些补贴熬到了高二。高二上学期,由于陈曼成绩优异,班主任王老师邀请陈曼妈妈来参加家长会,点明了陈曼的成绩十分稳定,有希望冲刺清北复交。直到这时,妈妈才知道陈曼的成绩有多好。周末,陈曼回家后,妈妈忽然问她:“你还缺什么?”“缺钱。"陈曼如实回答。

妈妈咬了咬牙,才说:“那我一个月给你五百生活费,够不够?”陈曼忍不住问:“弟弟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妈妈的脸色立刻变了:“你和他比什么啊?他还小,你和他比什么,你就这么爱慕虚荣,一点钱都要斤斤计较,和自己家里人计较?”陈曼打断了妈妈的话:“妈妈,你不计较,那你一个月能给我两千吗?”“一千五!”妈妈急忙反驳,“最多一千五!”一千五也行。

一千五也是一笔巨款了。

陈曼点头,淡然道:“行。”

妈妈又说:“你周末要回家辅导你弟弟的功课,他读初三了,你一点也不上心怎么行?你一定要管好他,让他也考上省立一中。”原来,那一千五是弟弟的补课费啊。

陈曼答应道:“行,没问题,戚女士。”

“你叫我什么?"妈妈愣住了。

陈曼改口道:“妈妈。”

但她仍然在心心里叫妈妈“戚女士",就像一名员工面对她的顾客。虽然陈曼收了妈妈的钱,但她教导弟弟还是不用心,能混过去就行了。弟弟写错了题目,她指正,他反倒要发火,倒不如顺着他的意思说:“对,你写得都对,很对啊,你很聪明啊。”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弟弟不闹,妈妈也不哭,爸爸也不骂人,一家三口才能和谐共处,不是吗?

高二寒假过后,陈曼的心态比以前更平稳,也更平淡了。她甚至不再嫉妒郑相宜和顾思安,日子能过一天就算一天,不必强求太多。至少现在,她每个月还有妈妈给她的一千五百块。她不欠债,不用还钱,不牵挂任何人,不关注任何人,她几乎没有心理负担,只要一门心思学习就行。

高二结束后的那个七月,她成为一名高三学生,学校也开始给他们补课,高三(十七)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楚天青"。后来,楚天青也是陈曼的室友。

其实陈曼一开始并不欢迎楚天青,只怕楚天青破坏了她们寝室现在互不打扰的安静氛围。

不过,陈曼很快就发现,楚天青在寝室里的动作总是小心翼翼的。她和陈曼说话也很客气,陈曼偶尔向她请教题目,她会把自己掌握的技巧全部讲出来,从不藏私。

陈曼觉得楚天青很单纯,但她也察觉到了,楚天青也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那天,陆子昂在班上发疯,陈曼也听说了楚天青曾经休学的经历,还欠过债,患过病,楚天青的生活比陈曼想象中更困难。又过了一两个月,等到楚天青的情绪彻底平静下来,陈曼问她:“你现在怎么样了?”

“好多了。“楚天青点头。

“挺好的,"陈曼说,“看开点,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楚天青看着她,似懂非懂:“是吗?我经常想,不要责怪过去的自己,也不要一直担心未来。”

陈曼把声音压得更低:“过去的事……别责怪自己了,不管你以前做过什么,当时只是想活下去。”

楚天青摇头:“不是……我有时候觉得,是我承受力太差了,所以才会崩溃,我总想骂自己,如果我足够坚强,很多事就不会发生。”陈曼想起曾经在阳台上崩溃大哭的自己,笑了起来:“承受力强的人,以前也弱过,不是从一开始就很强,都是一点点熬过来的。”楚天青点了点头:“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