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难道我们不是宿敌吗> 小鱼游四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鱼游四方(5 / 8)

学了。

开学后的几个月,陈曼很少回家,爸爸妈妈也没给过她一分钱。她精打细算,外公遗留的财产还是越来越少了。于是她借用外婆的身份证信息,在网上注册账号,开始写小说,每天用手机打字,一个月能挣三百块,勉强可以支撑她的生活。

幸好学校管得不严,她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陈曼在学校里认识了几个朋友,其中一人是她的室友,性格开朗。某一次,她们二人一起在公共洗手台上洗头,周围没有别人,室友随口问起陈曼家里的事,陈曼在无意中透露道:“我在家里的时候,只能睡在阳台。室友爆发一阵大笑:“你睡阳台干什么,看星星,看月亮?”“不是,"陈曼淡淡地说,“爸妈只让我睡阳台,房间都给了弟弟。”朋友皱眉:“怎么可能啊,你太夸张了吧!现在哪还有这样的家庭啊?”陈曼也笑了出来:“你不信最好。”

她低头,把温水浇到自己的头上:“你最好别信我……最好一直这么幸运。”室友听不懂,有些急了:“你什么意思啊?”“我说真的,"陈曼抬起头,水流从她的发丝上滑下来,她目光平静,淡然地看着朋友,“真心希望你一直很幸运,不要遇到我家里的这种烂事。”从那之后,陈曼再也没有把自己家里的这些烂事告诉任何人。其实她自己也不理解那些事,当她说出“我在家里,只能睡阳台”,她也觉得荒谬、好笑,可是别人能笑她,她自己又能笑谁?她改变不了父母的观念,即便是在今天,这种观念,也并非少数。不能因为那些人没见过,而她亲身经历过,她就否定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她总是独来独往,她已经定好了计划,她要读书,一直读书,还要考上一所好大学,远离自己父母和弟弟的家。

她注定是孤身一人,必须尽早为自己打算。陈曼学习一直很用功,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器重。中考前,学校放假了,陈曼不想回家,只怕家里人会认为她读完了初中就能出去打工了。妈妈曾经和她提过这件事,被她搪塞过去了。犹豫再三,她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的处境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很年轻,今年也才二十四岁,刚从大学毕业没几年。她听了陈曼的话,好心把陈曼接到了她家里。

陈曼十分感激老师。

老师本来也是一个人住,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那段日子,陈曼一直睡在老师家的客厅沙发上,白天老师请她一起吃饭,偶尔还会辅导她的功课。她觉得,这种生活比在自己家里舒服得多。真的,舒服得多。

中考后,陈曼依然住在老师家里。

爸爸妈妈给她打过几个电话,她谎称自己回到了乡下外婆家。爸妈听了,也不多问,只是催她快点回省城,说是给她找好了一份工作,她含含糊糊答应了。

又过了几天,成绩放榜,陈曼的表现十分出色,她的总分位列全市前五十名,顺利考上了全省排名第一的省立一中。爸爸妈妈在报纸上看见了陈曼的名字,起初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直到确认了初中学校,才知道真的是陈曼。

妈妈又给陈曼打电话,叫她赶紧回来辅导弟弟的功课,弟弟比她小三岁,开学就要上初一了,正是需要辅导的关键时期。陈曼也不好意思再麻烦老师,便同意了,回到了自己家里。她原本以为父母会把她的床从阳台搬进书房,不过父母还是没搬,她也没闹,只希望自己暑假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辅导弟弟,比她想象中更难。

弟弟根本不听她的话。她一开口,他就想动手。好在父母工作很忙,白天也不经常在家,陈曼干脆顺着弟弟,在父母面前随口说“辅导过了",实际上,任由弟弟去外面和朋友玩,或者在家里打游戏。她哪有胆子去管弟弟呢?在这个家里,管他,就是顶撞父母,到时候,连在阳台上睡觉的权利,也会被剥夺。

弟弟玩得尽兴,心情好,对陈曼的坏话也说得少了。妈妈对陈曼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陈曼偶尔也能和妈妈说上话了,她终于知道了,姐姐的高考成绩也不错,但是姐姐的录取院校和成绩并不匹配。她小心翼翼地试探了妈妈,隐约察觉到,妈妈篡改了姐姐的高考志愿,姐姐不想复读,也就这么认了。

现在,姐姐就在本省一所大学念书,录取门槛比她的高考分数低了五十多分。

妈妈说:“女孩子不要走太远,离家近才是最好的,等你姐姐毕业了,在省城找个安稳的工作,再找个家里有钱的嫁了,多收点彩礼,将来也能帮衬你弟弟。”

陈曼对"彩礼"完全没有任何概念,这是一个很新奇的词汇。在县城时,外公外婆认识的人不多,陈曼每天上学、放学、做饭、买菜、照顾外公,和外婆聊天,周末努力学习,查漏补缺。大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她很少关注。

妈妈的那一番话,在她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陈曼觉得,自己的名字“陈曼",听起来就像“尘螨",她是一条螨虫,寄居在这个家里,最好能做一条隐形的螨虫,不出声,不惹事,不受关注,然后,只要熬过这三年,她就能远走高飞了。

因而,她慢慢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对弟弟和父母,她尽量保持和颜悦色,不再争执。

她人微言轻,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想法,与其拼命对抗,不如先忍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