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配合(1 / 3)

第170章配合

先是禁了她的足,将她关在椒房殿,阻止她与萧姜见面。再以从前她与晋王的旧事,引起萧姜猜忌,借机趁虚而入。太后先前忌惮郑兰,如今也如忌惮郑兰一般防备着她。郑兰入宫,太后自可坐看她与郑兰相互残杀。鹘蚌相争,渔翁得利。她抽出花瓶里半蔫的枝叶,指尖抚触着细茎下粗糙的切口。南界的树,能在长安长这么大,不是容易事。那个从前在晋王府伺候的宫人,为照拂这棵菩提,是费了心思的。

可如今,又一根根将长起的枝桠折断。

郑明珠闭了闭眼,又将枝桠插回花瓶里去。若他们遇见的人不是萧姜,太后的谋划也算十拿九稳。椒房殿里这个新来的小黄门,萧姜怕比她还要多了解几分。

只是按照如今的情形,扳倒郑家时日且长着。太后与郑兰的计策一日不成,便会再次出手。

得找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才行。

郑明珠独自来到书房内,捡起柜中积尘厚重的大魏祖训。“思绣,本宫自知天资不足,不堪后宫表率,愧对先祖和太后的教导。”“今日起便在椒房殿内研读抄写大魏祖训,并自行反省一月。”“这两个月,本宫不会离开椒房殿半步。”话罢,郑明珠低声吩咐:“把这消息传出去。”思绣不解其意,也立刻出去照做。

椒房殿大门闭了几日,皇后亦将自己关在书阁内,好似真要把自己关上两个月。

宫人个个垂头丧气,当属陈顺最甚。太后如今已不信任他,再没有回头路了。

宫里不比外头,几个时辰的光景都能改天换地。这几日太后日日在陛下下朝之后将人请去长信宫,而那位郑二姑娘也在。其中是何用心,谁都能看得出来。

皇后娘娘怎么就不着急呢。

午后,死寂了几日的宫殿总算闹出些动静来。皇后娘娘累病了,在书房昏了过去。

“娘娘,无甚大碍,只是近来劳累过甚。”来诊脉的太医令是太后心腹,在官署当职几十年,已年逾六十,留着一把山羊胡。

叮嘱时,太医令话语断断续续,眉目间藏着几分犹豫。郑明珠隔着纱帘看向站在外头的两位太医,语气带着抱怨:“本宫病重,陛下可知道吗?”

老太医三缄其口:“陛下必然念着娘娘。”“本宫知道了。”

而后几日,皇后不是头疼,便是心悸难安。椒房殿日日派人请太医令过去诊脉,有时一日请三次。

官署离椒房殿有些距离,有时太医令在官署屁股还没坐热,后脚又被唤了回去。

太医令往日是只伺候长信宫的,素来清闲,哪里经得了这几番折腾。第五日,便由老太医的徒弟翟陆前来。

翟太医虽跟着老太医令来过椒房殿几次,但独自踏入椒房殿那一刻,心头仍觉惶惶。

他跪在纱帘外等待诊脉,正要探出指节时,却瞧见脉枕上放着的不是手臂,而是一截镶着珍珠的玉如意。

翟太医心口霎时提到嗓子眼,试探着开口:…娘娘?”“劳大人替本宫诊脉。”

翟太医颤抖着搭上那截冷凉的玉如意,冷汗直流。“翟大人在宫里当差多少年了?”

郑明珠低声问道。

“……回娘娘,臣自及冠入宫,至今已近二十年。“翟太医谨慎地回复道。“本宫记得,你师父在你这个年岁,已经是太医令之首,深受太后赏识。”郑明珠状似无意提起。

“师父医术精湛,臣自愧不如。”

有他师父一日在,他就永远也到不了医署最高的位置。更何况,他师父早有意提拔自己的孙辈。

“大人医术亦出众,怎可妄自菲薄,本宫实不忍看你在医署碌碌终身。”翟太医闻言,瞬间瞪大了双眼,心跳如擂鼓。畏惧和恐惧渐渐被不甘和野心埋没。

“本宫今日身子如何?”

郑明珠轻笑着问道。

“娘娘说什么,便是什么。”

长信宫内,众宫人退守在殿外,郑兰正与太后低声絮话。“本宫从前倒看不出来,陛下对你姐姐,有这些心思。”郑兰点点头:“如今陛下已经知道这桩事,所以得知姐姐被禁足,也没有向您求情。”

哪个男人会希望自己的皇后,心里装着另一个人呢。身在九五至尊的位置上,尊严就更不可冒犯了。这时,流钥快步从外殿进来,回禀道:“回太后,二姑娘。皇后娘娘又令人请太医令过去,说是身子不适。”

太后摆摆手,表示应允。

还能拦着皇后就医,担上不仁的名头不成。左右无论郑明珠怎么闹,在促成好事前,都不会放她出来。

傍晚过后,夜幕降临。

许是白日里思虑过重,郑明珠用过晚膳后,便觉身子乏困。她放下抄了一半的祖训,便回到榻上小憩。

半梦半醒的时候,脸颊和颈侧像是落下几片花瓣,勾起细微的痒意。呼吸逐渐被掠去,心口憋闷,面上浮了一层红粉。郑明珠逐渐苏醒过来,眼前男人的轮廓变得清晰。见她清醒,在被褥下游移的手愈发过分,紧紧揽着她的腰。不消片刻,衣襟敞开来,白皙的心口朦胧可见。

郑明珠连忙推开萧姜,压低了声音:“你怎么来了?”萧姜贴在她身后,也不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