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肾,又能借时间维度逐步激发机体自愈力。
方言开好了药,接下来当然也不要能光坐着等两个小时。
这个时候他还准备了艾灸的方案。
现在病人这个状态不能针刺,但是可以艾灸。
心原因在于患者存在致命性出血风险。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此时任何针刺都可能引发皮下血肿或深部出血,尤其腰腹(关元、肾俞等补阳要穴)或肢体(足三里、三阴交等)穿刺可能导致不可控出血。
患者呼吸急促、面肿唇淡,属《伤寒论》“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厥脱先兆。
针刺调动经气非常可能加速气血耗散,正如方言之前所述:“血虚至极忌伤络”。
方言对着一旁的另外一个护士说道:
“麻烦帮忙弄点粗盐和艾条过来,现在我要给病人艾灸。”
“粗盐?”对方一怔,有点没反应过来。
方言点头:
“嗯,隔盐灸。”
“好。”护士应了下来赶紧去照办。
“你是打算艾灸什么穴位?”一旁的方药中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了点头解释道:
“我打算神阙穴粗盐填脐,艾炷灸15分钟,取《针灸大成》“灸神阙回阳固脱如沸汤泼雪”之意。这里也能免穿刺,肚脐天然凹陷避开创面,盐层导热均匀防烫伤。”
“另外我还打算在他关元穴悬灸,艾条距皮肤3cm悬灸20分钟,温补下元。”
“艾灸提升体表温度,待会儿还可以加速附子的“温化三焦寒湿”药力渗透。”
“关元穴悬灸激发下焦元气,还可以增强鹿角胶“填精益髓”之效。”
听到方言这么说,方药中略微思索后和陈科冀就同意的这个方案。
并且对着他叮嘱到:
“嗯,那你小心,可不要把皮肤灸出水泡了。”
方言一脸莫名其妙,问道:
“难道这里没有艾灸盒?”
方药中诧异:
“我以为你亲手做。”
方言无语了:
“发明工具就是拿来用的嘛……况且还是我自己发明的。”
方言可没打算在陆同志面前表现。
“我可以来帮忙!”一旁沉寂了好一会儿的崇文医院中年医生,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说道:
“艾灸盒保险得多,不劳您费心了。”
对方只能尴尬的挠挠头,不过看他的样子伤害并不大。
方言也懒得理他,这会儿他连对方对的名字都没问过。
过了一会儿护士就来了,方言取艾绒捻成锥状,让后以纱布护住患者脐周皮肤,再将粗盐填实神阙凹陷。
艾炷点燃后放在艾灸盒里,放上去过后,盐粒哔剥轻响。
“什么感觉?”方言对着患者问道。
患者说道:
“有股子暖气,还挺舒服!”
这是艾灸的阳气沿任脉直透下焦。
方言他转头再次拿起另外一个盒子,调整过后开始悬灸关元,离皮三指(3cm),要灸够二十分钟。
做好了这一切过后,方言看了一下时间。
然后对着众人说道:
“大家都别围着了,病房就这么大一群人在这里堵着空气就不流通了。”
艾条的烟飘散出来,确实让病房里的空气有点不太好。
方药中听到方言这么说,当即心领神会,对着崇文医院的人就邀请他们去外边等着了。
他也没让人真的走,主要不现实。
反倒是一喊人家可能就死都不出去了,还是让他们在外边等着就行了。
没有闻习惯艾条味道的人,确实有点顶不住这气味,感觉眼泪都要出来了。
听到让他们出去,顿时一个个也不装了,直接就借着机会往外走,反正在门口也不耽搁他们知道里面的情况,随时想进去就进去。
在房间里面,方言时刻都在观察病人的情况,询问她现在的感觉和状态。
“现在肚子里像揣了个暖水袋。”患者眼睑轻颤,浮肿的眼皮缝隙里透出一丝清明,“刚才还发紧的胸口,现在松快多了。”方言仔细数了下,她的呼吸频率从每分钟 28次降至 24次,虽仍短促,但吸气深度略有增加。
方言将手背贴在患者小腹,能感受到艾灸盒传导的热力正透过盐层渗入体内:“有没有哪里觉得烫?”
“不烫,就是暖得舒服。”患者舌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好像有股气往下走,想上厕所了。”
说完她马上又补充到:
“只是想,但是我知道这会儿去上也上不出来。”
方言点了点头,继续和她对话。
约5分钟后,她原本青灰的唇色泛起一丝淡粉,脚踝处的水肿皮肤开始出现轻微褶皱。
“悬灸的这儿有点发麻。”患者声音比之前清晰了些,“就是大腿根儿酸溜溜的,像跑完步似的。”
方言用拇指按压她的太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