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重生1977大时代> 第1061章 厚脸皮遇到刀子嘴,又是附子(二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1章 厚脸皮遇到刀子嘴,又是附子(二合(2 / 4)

他最先写的就是治法:大力益脾肾以充先后天,温阳化湿兼活血,填髓生血摄血固脱,气血营卫日充,贫血自然纠正。

就这些的内容都像是故意针对他们西医的。

什么先天后天?

搞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

不就是显得你知道,其他人不知道吗?

加上周围一众中医点头,真就是不是一个圈子不要强融。

方言这边到是没管别人怎么想,写完过后顿了顿,旋即列阵而出的是具体方药,主次分明:

君药(温阳化湿,峻补脾肾):

生附子(先煎)15g,大辛大热,回阳救逆,驱阴寒,壮命门真火以温化三焦之寒湿。

此为扭转危局、逆转脾肾阳虚病根之定鼎之药。

炒白术30g,重用以强健脾运,温中燥湿,化生中焦气血之源。

麸炒薏苡仁50g,大量应用,取其渗湿健脾之功,化在里之寒湿,尤擅治下肢水肿。

臣药(填精益髓,摄血固脱):

鹿角胶烊化9g血肉有情之品,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助生血。

巴戟天15g补肾阳,强筋骨,配合附子温而不燥。

菟丝子20g平补阴阳,填精固肾,益髓生血。

炮姜炭15g /杜仲炭15g温经止血,引血归经(选炮姜炭侧重脾不统血、便溏;选杜仲炭侧重下焦虚寒失摄,视具体出血倾向定夺)。

益母草 15g /泽兰 12g活血利水,祛瘀生新,化寒湿之瘀阻(选益母草利水强兼调经;选泽兰活血利水侧重治水。

佐使药调和诸药,升清降浊:

茯苓 30g增强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炙甘草10g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缓附子之烈。

柴胡 6g /桂枝 6g轻微升提肝气/通阳化气,助阳药通达全身(视患者有无明显的气滞或表寒征象选用)。

车前子(包煎) 15g利水通淋,引湿浊下行从小便而走(若水肿严重则加用)。

煎服法:

附子先煎:单独入锅,加足量清水至少煎煮2小时以上,至口尝无麻舌感为度!取滤液备用。

他药同煎:余药(除鹿角胶)浸泡后与煎好的附子滤液同煎,大火煮沸,文火慢煎30-40分钟。

鹿角胶烊化:药液滤出约200ml,趁热加入捣碎的鹿角胶9g,搅拌至完全溶化。

服药方法:每日1剂,浓煎200-250ml药液,分3-4次少量温服(避免空腹,免伤胃气)。

病情危重,首日可考虑昼夜间隔两小时连进,务必密切观察反应!

固脱止血(备选急用):若见出血量大或气息急促欲脱者(方前准备),急用真蜂蜜30g温水冲调送服云南白药保险子1粒。

接着写完,方言又对着这里的护士说道:

“全天都要密切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水肿消退情况、皮肤瘀点、二便、神志变化、口干渴情况。”

“这会儿开始不要喝任何的冷水,吃任何的水果,要不然待会儿我的药喝下去可能会中毒。”

“就算是喝了药之后,二十四小时内都不要喝任何的冷水吃任何的水果。”

“嗯,我记下来了。”

方言将写好的方子和注意事项直接递给方药中过目。

方药中快速扫视药方,眼中赞赏之意掠过,尤其看到附子先煎久煮、鹿角胶烊化、分次频服等关键细节处理得一清二楚,以及温阳益气兼顾止血的策略后,对着方言认真地点点头:

“药精而力专,辩证用药丝丝入扣,尤其附子运用有胆有识。”

一旁的陈科冀教授也凑过来看了看药方,特别是看到重剂白术、薏苡仁利湿健脾和炮姜炭/杜仲炭固摄止血的搭配,也向方言投去了认可的目光:“温阳化湿而不燥烈过头,扶正固脱不忘祛瘀通络,好思路!”

这会儿方药中已经毫不犹豫地在处方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接着他递给了护士。

方言对着那个护士说:

“按这个方抓药,即刻煎服,关键是附子必须久煎到位!这边药房负责抓药和监煎的人,让他务必按方子里嘱托执行,另外分次频服是缓图之法,不要图快。”

护士听到后认真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种情况方言是打算用武火开水急煎的,但是他没用,主要是考虑到患者病情本质是“寒湿凝滞”,需要充分发挥附子“温阳化湿”的核心功效。

与新加坡病例的“湿热毒盛”不同,本案属于阴证、寒证无高热、舌淡苔白、水肿明显。

附子在此方中是君药,核心作用是“回阳救逆,驱阴寒,壮命门真火以温化三焦寒湿”。若用武火急煎,虽能快速解毒,但会破坏附子温阳的有效成分,导致温阳力度不足。

现在虽然病人的状态危险,但是还不是那种“嘎巴”一下说死就死的程度,时间上来说是支持方言这么做的。

武火急煎虽能快速起到治疗作用,但易致阳气暴升、阴液难继,反而扰动阴阳平衡。

文火煎药配合少量频服,既能持续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