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汉清了清嗓子,用力敲了敲烟袋锅,大声说道:“行了啊,大家听我说,明天都早点过来,该洗菜的洗菜,该帮忙打下手的就帮忙,今天就说到这儿。”
这时,有位大妈笑着打趣道:“老秦呀,那明天新郎官啥时候到呀?我们可得好好闹一闹。”这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
秦老汉又清了清嗓子,说道:“大伙有所不知,人家秦歌刚当上厂长,厂里的事儿那叫一个多,实在抽不出时间过来。
这不,给淮玉拿了一大笔钱,让淮玉操办婚事。
咱们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眈误了厂里的生产,那可是国家大事,你们说对吧?”
众人纷纷起哄:“对对对,人家是大领导。”随后,众人渐渐散去。
不过,秦老汉的大哥和弟弟留了下来。
秦老汉的大哥皱着眉头说:“老二啊,你说秦歌不来能行么?哪有结婚新郎官不在场的道理?”
秦老汉的弟弟也附和着点头。秦老汉一脸尴尬。
无奈地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啊。秦歌确实忙得脱不开身。你们也晓得,秦歌以前当科长的时候,就有不少姑娘盯着他呢。
好不容易答应了和怀玉这门亲事,没多久又升成厂长了。
万一咱们讲究太多规矩,人家反悔了咋办?就凭他现在这条件,啥样的姑娘找不着啊?”
秦老大听了,点点头说:“理是这个理。可是,老二啊……哎,算了吧。
虽然秦歌结婚来不了,回门的时候可一定得让他来。”
秦老汉赶忙点头:“那是一定的。这点我肯定得跟淮玉交代清楚,再忙也得抽个一两天回来回门,这是必须的。”
听到秦老汉这么说,秦老大和秦老三这才满意地离开。
他们心里都清楚,如果秦歌仗着自己是厂长,结婚都不出面,那不光是他们老秦家丢人,整个秦家村的脸都得丢尽了。
这次勉强还能应付过去。要是回门还不来,那可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天还只是蒙蒙亮,秦家村的老少爷们便纷纷赶来。
大家各自从家中搬来了桌子、板凳、椅子,锅碗瓢盆也都一应俱全。
在过去,农村一直秉持着这样的风气:无论谁家遇上喜事或是丧事,众人都会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农村人普遍手头不宽裕,但个个都有着使不完的力气,所以人人都积极参与。
昨天,秦老汉就安排自己的侄儿和大壮去镇上采购食材,两人一大早就出发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此刻,大妈们在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洗桌子、擦凳子、涮锅洗碗,一边干活一边欢声笑语不断。
忽然,一声牛叫传来,只见一辆牛车停在了秦老汉家门口。
“爸、妈,我回来了!”众人闻声,赶忙围了过去。
只见牛车上满满当当堆满了采购回来的东西,大家见状,纷纷欢天喜地地动手往家里搬。
有人负责切肉,有人忙着择菜,还有人开始生火蒸饭,整个场面一片繁忙,热闹非凡。
另一边,几个小媳妇正围着精心打扮的秦淮玉。
其中一个小媳妇羡慕地说道:“哎呀,真是羡慕你啊,不仅能嫁到城里,还嫁给了一个大厂长,这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呢。”
秦淮玉有些害羞,娇嗔道:“哎呀堂嫂你说什么呀。”
接着又略带担忧地问:“堂嫂,你说秦歌会不会喜欢我这样的打扮呀?”
堂嫂细端详了一下秦淮玉的俏脸,夸赞道:“你在咱们村里,甚至十里八村那都是出了名的美人呀!
就说你们姐妹俩,一个比一个漂亮。先不说你,就说淮如,光我知道的,盯着她的小伙子都不下几十个呢。
可咱们家淮如眼光高,一心想着往城里嫁。
没想到最先嫁到城里的,竟然是你这个平时没心没肺的丫头,而且还嫁得这么好。
淮如啊,你可得加把劲了,再不嫁,小心成老姑娘咯。”
众人听了,都跟着调笑起秦淮如和秦淮玉来。
秦淮茹听了这话,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但还是强颜欢笑道:“我知道了,堂嫂。”
不知不觉就聊到了中午,外头传来响亮的呼喊:“坐席咯!”
一群小媳妇嘻嘻哈哈地拉着秦怀玉往外走。
出了门,秦淮玉身着一件精致的小红袄,头上扎着鲜艳的大红花,嘴唇涂抹得娇艳欲滴,整个人精气神十足,光彩照人。
小孩子瞧见了,立刻兴奋地叫嚷:“新娘子来啦!新娘子来啦!”秦淮玉听了,害羞地低下了头。
秦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