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四十五回 敦友谊代兄受过 讲堪舆回家葬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回 敦友谊代兄受过 讲堪舆回家葬亲(1 / 4)

话说余大先生收到弟弟余二先生的家信后,就拿给杜少卿一起看。信里说眼下正在忙着处理一件事,让大哥千万别回家,既然在杜少卿这儿住着,就安心待着,等事情解决了,他再来接大哥回去。余大先生心里纳闷,这到底是啥事儿啊?整的这么严肃。杜少卿说,既然二表兄不肯说,现在也没地方打听,你就先在这儿住着,至于发生了什么事,早晚会知道的。

说完,余大先生就写了封回信,让弟弟赶紧把事情详细的说说,自己这边不着急,可你要是瞒着不说,反而会更让人担心。送信的人拿着回信回到了五河,很快就把信交给了余二先生。当时余二先生正在和县里来的差人说话,他接过信,打发走送信人后,就跟差人说,这是无为州发来的公文,说要抓捕重要嫌犯余持,但自己从没去过无为州,凭啥要去?差人可不管这套,说谁看见你没去过?他们办事只认传票,就算抓到强盗、小偷,上刑都不一定肯招,谁会轻易说实话?

没办法,余二先生只能跟着差人去县衙。在公堂上,他跪着跟知县解释,说自己一直在家,根本没去过无为州,对这事儿是一点儿都不明白。知县说他去没去过也不好说,无为州发来的公文在这儿,让他自己看。接着,知县就让堂吏递下一张盖着红印的公文。余二先生一看,上面写着无为州在审理知州贪污案时,有个五河县的贡生余持参与分赃

余二先生看了公文后,就跟知县说:“老爷,这下您该明白了吧!公文里说要抓的是贡生余持,可我离当上贡生还得十多年呢!”说完,就把公文递了回去,转身就想走。知县拦住他,说:“别着急走啊,你说得确实有道理。”然后就叫来礼房的人,问县里还有没有其他叫余持的贡生。礼房当值的人回禀说,余家是有贡生,但没有叫余持的。

余二先生又跟知县说:“您看吧,这公文根本就是没弄清楚事实瞎写的!”说完又想走。知县又拦住说:“你先别走,回去写一份说明情况、证明自己清白的文书,我好给无为州那边回复。”余二先生只好答应下来。

出了衙门,余二先生和差人就在茶馆里喝了壶茶,喝完又想走。差人一把拉住他说:“余二爷,您这是要去哪儿?大早上的,我连口水都没喝,从你家走到这儿,就算是给皇上办事也不能被这么对待啊!难不成现在又要我跟你跑一趟?”余二先生解释说:“你家老爷让我出去写文书。”差人说:“你刚才在堂上还说自己是生员,你们生员平时不都帮别人写文书的吗?这会儿倒要找别人帮忙了。对门茶馆后面就有专门帮人写状子的,你去那儿写就行。”

没办法,余二先生只能跟着差人去了茶馆后面。差人跟里面的人说:“这位余二爷要写份申诉文书,你帮他誊抄工整,再盖个章,要是他不给钱,倒霉的还是我!昨天那事儿,我还被关在饭店里脱不开身,我先去处理一下。”

余二先生就和帮忙写文书的人拱手打了个招呼,一转头,就瞧见桌旁板凳上坐着个人,这人头戴破头巾,身穿旧长衫,脚上蹬着一双打板唱曲的鞋,仔细一瞅,原来是县里靠不正当手段混饭吃的唐三痰。唐三痰看见余二先生走进来,就起身热情地招呼说:“余二哥,你可算来了,快快坐下!”

余二先生坐下后寒暄道:“三哥今儿来得挺早啊。”唐三痰摆摆手说:“嗨!也不算早。大早上我就陪着县衙六房的方六老爷吃了顿面条,送他出城后才到这儿。你这事儿,我都听说了。”说着,他就起身把余二先生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小声说道:“二先生,你这案子虽说现在不算钦定大案,可往后说不定就会升级成钦案。你哥哥现在在南京,名气那么大,这事谁不知道?老话说的好‘地头文书铁箍桶’,这事儿还得看本地掌权的怎么说。只要彭府上说句话,下面的人就得照办。你赶紧去找彭三老爷商量商量吧!他们家其他人个个都不好惹,只有这三老爷是个心善的人。你现在着急去求他,说不定他不会计较你以前没怎么帮衬过他。他这人度量大,你就放心大胆的去求。要是你不方便,我陪你一起去也行。按理说,你们平时就该跟这些乡绅老爷们多走动走动,都怪你哥哥平日里太清高了,现在出了事,连个能帮忙的人都没有。”

余二先生赶紧道谢:“太感谢你提醒了!不过县太爷刚才当面答应帮我写回文,我先把呈子递上去,等他把文书发回无为州,咱们再从长计议。”唐三痰点点头说:“行,我在这儿看着你写。”于是,余二先生当场就写好了呈子,然后送进了县衙。知县吩咐文书官按照呈子内容,准备文书回复无为州。文书官趁机索要了不少买纸笔的钱,这种事儿在当时也是见怪不怪了。

过了半个月,无为州回复的文书到了,可上面写的内容根本没还余二先生清白。文书里说:“要抓的重要嫌犯余持,是五河县的贡生,中等身材,脸白白的,有一点小胡子,年纪大概五十多岁。这个人在四月初八那天,在无为州城隍庙的住处,和一个叫风影的人私下见面,商量着掩盖人命案的事。接着在四月十一日,他跑到州衙门去替人说情。到了四月十六日,州里审理案子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