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2 / 4)

萧一本正经地解释:“‘六精’可太贴切了!听我跟你们说!盐商坐在轿子里,就是‘债精’(欠了一屁股债还装阔);抬轿子的是‘牛精’(累得像牛一样);跟着轿子的仆人是‘屁精’(专会拍马屁);看家护院的是‘谎精’(就会说谎骗人);家里藏着的老婆是‘妖精’(打扮得花枝招展),这就是‘五精’了。现在流行,这些盐商头上戴的方巾,中间还非要镶个水晶结子,合起来可不就是‘六精’嘛!”说完,几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新的饭菜又端上来了,四人边吃边聊。

鲍廷玺好奇地问:“我听说,盐商们去面店,点一碗八分银子的面,就喝一口汤,剩下的都赏给轿夫吃,真有这种事吗?”辛先生肯定地说:“当然是真的啊。”金先生补充道:“他们哪是真吃不下!其实就是在家就着锅巴泡了一碗饭吃完了,这才到面店里来装阔气!”

几人一边说笑话一边等,天色渐渐暗下来后。屋里就传来了吹吹打打的热闹声响,随后,季苇萧就被众人簇拥着进了洞房。随后大家又入席喝酒,酒宴结束后各自散去了。鲍廷玺当晚就回到钞关的饭店住下了,第二天又来贺喜,顺便看了看新娘子。

看完新娘子出来,鲍廷玺就坐在大厅里,悄悄问季苇萧:“姑爷,之前没听说你前妻咋样了,怎么又结婚了?”季苇萧指了指屋里的对联,得意地说:“你没看见这上面写的‘才子佳人信有之’?像我们这种风流洒脱的人,才子配佳人,娶一房两房老婆,有什么稀奇的!”鲍廷玺又问:“结婚花了这么多钱,你哪来的钱啊?”季苇萧解释道:“我一到扬州,荀年伯就送了我一百二十两银子,还让我去瓜洲管关税。估计还要在这儿待几年,所以就又娶了一房媳妇。姑老爷,你打算啥时候回南京?”鲍廷玺叹了口气说:“不瞒你说,我去苏州投奔亲戚,结果没找着,现在连回南京的路费都没有了。”季苇萧爽快地说:“这好办!我给你几钱银子当路费,还想麻烦你带封信回南京。”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辛先生、金先生带着一个道士,还有另一个人,一起来闹洞房了。季苇萧把他们迎进去,在新房里热闹了一阵后,大家才出来坐下。辛先生向季苇萧介绍新来的两人:“这位道长姓来,号霞士,是我们扬州的诗人;这位是芜湖的郭铁笔先生,刻印章的手艺特别厉害。今天借着你大喜的日子,特地来拜访。”季苇萧问清楚两人住的地方,说:“过几天一定去回拜。”辛先生和金先生转头问鲍廷玺:“鲍老爹,之前听说你家在南京,打算啥时候回去?”季苇萧替他回答:“就这一两天。”那两位先生说:“那我们没法同行了。我们在扬州这地方,没人懂得欣赏我们,以后也打算去南京。”聊了一会儿,四人就告辞离开了。

他们走后,鲍廷玺就问季苇萧:“姑爷,你要带信给南京的哪个朋友?”季苇萧说:“他是我们安庆的老乡,也姓季,叫季恬逸,不过我们只是同姓,没有血缘关系,之前和我一起出来的,我现在走不开,他在外面也没什么本事,写封信叫他回家。”鲍廷玺问:“那信写好了吗?”季苇萧说:“还没,我今晚写好,你明天来拿信和路费,后天就动身吧。”鲍廷玺就答应着走了。当晚季苇萧写好信,又封了五钱银子,就等着鲍廷玺第二天来拿。

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坐着轿子来拜访季苇萧,下人递进来的帖子上写着“年家眷同学弟宗姬顿首拜”。季苇萧赶紧出去迎接,只见来人头上戴着方巾,身上穿着华贵的衣服,看上去很有学问和修养。来人进屋坐下后,季苇萧就客气地问:“您是哪里人,尊姓大名?”那人说:“我字穆庵,是湖广人。之前一直在京城,和谢茂秦先生一起在赵王家里教书。这次回家探亲,路过这里,早就听说了您的大名,所以特地来拜访。我有一幅自己的画像,想请您帮忙题字。以后还要带到南京,请各位名家都题上几句。”季苇萧谦虚道:“先生的大名我早有耳闻,我来题字,真是班门弄斧了。”说完,两人喝了会儿茶,来人就作揖上轿离开了。

正巧这时鲍廷玺过来,拿了信和路费后,就向季苇萧道谢。季苇萧叮嘱他:“姑老爹到了南京,一定要去状元境找到我那朋友季恬逸,劝他赶紧回家。南京那地方,一不小心就会饿死,可不能久待!”说完,他就把鲍廷玺送了出去。

鲍廷玺揣着季苇萧给的几钱银子,乘船回到南京。一进家门,他就把在苏州、扬州的倒霉事,像大哥去世、自己落得没钱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太太,结果又被王太太狠狠骂了一顿。

他这边还没缓过神,施御史又来催着让他交剩下的房款。鲍廷玺实在拿不出钱,没办法,就只能把房子退还给施家。之前交的二十两定金也打了水漂,白白被罚没了。这下没地方住了,王太太只好去内桥娘家的胡姓亲戚家,借了一间房子,两口子搬过去凑合住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住了几天,鲍廷玺就拿着季苇萧的信,找到了状元境,然后见到了季恬逸。季恬逸接过信看完后,就简单地请鲍廷玺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