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第三十四章 确定婚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确定婚期(2 / 2)

>

楚清颜在朝阳城长大,初来京城定然不熟,你去接她,也能让她安心。”

皇帝说着便对殿外唤道:“李德全,去把钦天监的人叫来,让他们选个近三个月内的吉日,要宜嫁娶、宜迁徙的,给五皇子和明慧县主定大婚的日子。”

李德全连忙应着,快步去传旨。

皇帝又看向景淮初,语气郑重了些:“楚清颜是楚将军的女儿,又是朕封的明慧县主,大婚的规制不能差,礼部那边,朕会让他们提前准备。

你去朝阳城接她时,带上朕的旨意,让楚将军也放心,朕不会委屈了他的女儿,更不会亏待了你们俩。”

“儿臣谢父皇!”景淮初连忙躬身叩首,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

他原本还怕父皇觉得他太急,如今见父皇不仅答应定日子,还考虑到大婚规制和楚将军的心意,心里满是感激。

“起来吧。”皇帝抬手示意他起身,又拿起桌上的了望塔模型,轻轻拨了下滑轮。

“楚清颜来京后,若有关于边防或军械的想法,你便带她来见朕。

朕看这丫头心思缜密,说不定还能给朕些新点子。”

“儿臣记下了。”景淮初点头,想起楚清颜在信里提的改良图纸,心里已有了打算——等她来京,便陪她一起完善图纸,再带她去兵部造办处看看,让她亲自跟工匠说说想法。

不多时,李德全带着钦天监的监正进来。

监正捧着一本黄历,躬身道:“陛下,五殿下,臣查了近三个月的吉日,下月十六宜嫁娶、宜迁徙,且那日辰时是吉时,适合新人相见,是最佳的日子。”

皇帝看向景淮初:“下月十六,你觉得如何?离现在还有一个月,足够你去朝阳城接楚清颜来京,也够礼部准备大婚事宜。”

“儿臣觉得甚好。”景淮初连忙应道。

下月十六,正好是楚清颜信里说的石榴熟透的时候,他去朝阳城,既能接她来京,还能尝尝她亲手摘的石榴,想想都觉得满心欢喜。

“那就定在下月十六。”皇帝对监正道:“你回去后把吉日写在黄历上,送到礼部和五皇子府,让他们按日子准备。”

监正躬身应下,退了出去。

皇帝又对景淮初道:“你明日便可启程去朝阳城,皇子府的翻新让管事盯着就行,你亲自去接楚清颜,也显得你重视她。”

“儿臣遵旨。”景淮初躬身行礼。

心里已开始盘算明日要带些什么,他要带两匹最好的云锦,给楚清颜做新衣裳。

还要带些京城的点心,给楚清颜和楚清瑶尝尝,最重要的是,要把钦天监定的吉日告诉楚清颜。

离开养心殿时,阳光正好,洒在宫墙的琉璃瓦上,泛着莹润的光泽。

景淮初快步走向宫门,锦袋里的信纸仿佛还带着楚清颜的温度。

想起信里写的“石榴快熟了”,想起东跨院的桃树,想起下月十六的大婚日子,嘴角忍不住一直上扬。

回到皇子府,景淮初立刻让人收拾行装,又叮嘱管事:“府里的翻新务必抓紧,尤其是东跨院的桃花树,若天冷了,便多裹些草绳,别冻坏了。”

管事连忙应下,见自家殿下这般急切,便知道明日的行程定是要尽早出发。

当晚,景淮初在书房里写了封信,告诉楚清颜已定下大婚日子,明日便去朝阳城接她。

他写得格外细致,说“已让钦天监选了下月十六,那日天气该正好,你若来京,还能赶上京中菊展”。

又说“带了云锦给你,做新衣裳正好”。

最后写道“明日卯时便启程,大约两日后到朝阳城,你不用来城外接,待我去将军府找你”。

写完信,他把信交给驿卒,让他连夜送往朝阳城,又去东跨院看了最后一眼——月光洒在新安好的门窗上,流云纹在月色下若隐若现,他仿佛已看到楚清颜站在庭院里,看着桃树笑,眼底盛着星光,就像在朝阳城外送他时那样。

“两日后就能见到你了。”景淮初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期盼。

他知道,等他到了朝阳城,见到楚清颜,告诉她大婚的日子,带她来京,他们的未来,便真的要开始了。

次日卯时,天刚蒙蒙亮,景淮初已带着侍从登上了前往朝阳城的轺车。

车辕上的铜铃在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奔赴欢喜的旅程伴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