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奶奶接过冠服,站回原位一边继续聆听旨意一边琢磨。那个厌物如今铁定是要走文官仕途,那以后可就没有法子荫职了,看来二伯家的那个千户荫职还得想想法子。十七嫂还没有孩子,就有了两个荫职,这次可不能抢。至于那个服妖……对不起了三姐。目下自个男人不在家,依着郑虤那个厌物的脾性,指定会搅风搅雨。今时不同往日,对方若是不老实,十奶奶不介意学老光棍对付尹氏婆媳的法子,照猫画虎一番。她相信,就算这么做了,不论结果,老光棍依旧会护着她的。
十二奶奶低着头,努力压制着不停想要往上翘的嘴角。她有诰命了,想到今日来此吊唁的颜氏,更是心中得意。不过想到了刚刚听到郑彪临阵脱逃,并没有进皇城上值的消息又有些恼火。果然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厌物,还不如郑墨那个孩子。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都不懂,没了自个的亲达达,你郑彪什么都不是。
二奶奶跪在地上,袖子里的手攥紧。不管其它几房,长房妯娌几人唯有九奶奶得了敕命,哪怕只是一个九品冠服,也足够压她们几个一头了。想到这,偷窥了一眼身旁的大奶奶。
大奶奶不悲不喜,冷眼旁观。皇爷赏赐,对郑家自然是好事,可对于她,根本无关紧要。毕竟大奶奶作为长房长媳,却连最可能获得封赏的机会都被弟媳抢了。扭头瞅了眼不远处的九奶奶,自个名声被毁也就算了,二奶奶刚进门也可忽略,可凭什么你能越过八奶奶呢?
九奶奶也是面无表情,只是与怨天尤人的大奶奶不同,目下她心里却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舒坦。定然是四爷出手帮衬的,否则凭借郑伟和郑十七的关系,根本得不来。至于为何不是武职而是文职,正如她那日讲的,能够得到一官半职已经是千难万难,她们求人哪有挑肥拣瘦的权利。况且,有四爷在,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十三姐不喜不悲,完全是以外人的心态看待这一切。尽管她心里不舒服,却终于承认郑十七本事大。毕竟郑家几十年来,除了老太太外,没有一位女眷再有诰敕荣身。如今可好,每房都能雨露均沾。可代价是什么?十三姐瞅瞅三太太和十二奶奶,突然有了一种让她惶恐的想法,那个孽障才是真正的煞气重。
十七奶奶手捧冠服,不悲不喜,她同样在想着自个的亲达达。虽然十七奶奶见识浅薄,可毕竟做了半年多的王妃,晓得一个道理,皇家的东西从来都是等值的。给你多少,迟早都要连本带利要回去的。此刻十七奶奶突然感到了惶恐,如今她衣食无忧,亲达达对她已经是极好,何必再掺和这种事。皇爷如今即将寿终正寝,何不劝亲达达远离是非,回归田园?至少把那武职卸掉,如此刘首揆那些人该会高抬贵手了吧?
顶簪瞅了眼十七奶奶手捧的二品诰命夫人冠服,喜不自胜。太太人美,命也好,眼光更是高明。哪怕改头换面,依旧能够重新拿回一切的荣耀,况且阁老夫人可是要比亲王妃更有滋味。拢归有亲达达在,什么都是好的。美中不足,就是太太的肚子直到如今都没有动静,心中不免感到惋惜与着急。
因为大太太的丧事,郑家直到张龙等人登门,才晓得郑直又升官了。不但得了正二品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兼正五品的东阁大学士封赠四代,还成为郑家七辈人中第一个加宫衔的人。这还不算,听张龙讲,弘治帝一早还给四爷郑虎臣赐婚了,新娘是会昌侯孙铭的女儿孙氏。短短几日,朝廷几番赏赐,莫讲旁人,就是郑家人也感觉心里没底。
待郑修等人陪同张龙返回前院,二奶奶扶着老太太起身后道“祖母当心,外边凉,回屋里暖和暖和吧。”
“此处都交给二奶奶了。”老太太望了眼大太太灵堂里的沙板,转身在秦嬷嬷、绕梁等人搀扶下,坐上了肩舆返回左郑第。
若是大太太在,会劝她做些善举来积福。虽然不一定对,却绝对是用心用情了,二奶奶还是太年轻了。有句老话‘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皇爷如今朝不保夕,却一个劲的赏赐郑家,又为郑虎臣赐婚,这是要让郑直乃至郑家拿命来还。郑家七代人为了大明前赴后继,死而无怨,可尉氏怕这一次全家都不够填的。
十七奶奶刚刚起身,留在家中的挑心就凑了过来,低语“禀太太,宫里来人了,请太太回去。”
临近一众各怀心事的女眷一愣,这又是什么事?
十七奶奶却举重若轻道“如此,这里就有劳诸位长辈妯娌多担待,我先回去了。”
十二奶奶立刻想要自告奋勇跟过去,却被一旁的三太太踩住了脚,只得作罢“嫂嫂宽心,若需人手,让顶簪打发人来。”
十七奶奶点点头,扶着顶簪坐上肩舆,然后被簇拥着出后院,过喜鹊胡同,进西郑第来到中路‘我自然’外。几位中官在朱千户和郭帖陪同下,已经迎了出来。为首中官身强体健自称徐智,乃是司礼监随堂。
“为三位宫人赐号?”十七奶奶听到徐智说明来意,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