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没钱还怎么当崇祯> 第6章 哪有什么逆案?就是贪钱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哪有什么逆案?就是贪钱呗!(1 / 3)

文华殿里,晨光斜斜照进来,灰尘在光柱里打着旋儿。崇祯捧着那厚实的黄花梨木杯,啜了口热茶。啧,这味儿,跟他上辈子开会时捧着的保温杯也差不离。

殿外甲叶子哗啦哗啦响。徐启年按着刀,领着百来个亲兵肃立两旁。这帮人原先都是御马监的兵,眼下全成了“帝党”最硬的家底。徐启年来投时带了二百多号,崇祯又挑了二十个顶机灵的,打发回四卫营暗地里拉人。才两宿功夫,愣是又悄摸拢过来好几百号。

五六百人了。崇祯指节轻轻敲着温热的杯壁。再攒攒,甭管是搞场小号的“玄武门之变”,还是缩水版的“靖难之役”,总算有点底子了,心里不那么发虚。

当然,他拉拢这帮人,不是真指望他们去跟魏忠贤的徒子徒孙对砍。他要的,是养出一批死心塌地的自己人——能跟着皇帝扳倒权倾朝野的阉党、夺回大权,这份“从龙之功”,这份能光宗耀祖、福荫子孙的“硬履历”,足够让这些想往上爬的军汉豁出命去,成了最铁杆的“帝党”根基!

“陛下,年号的事儿”首辅黄立极展开礼部的题本,声音象是从老远飘过来,带着点小心翼翼。

崇祯的目光慢悠悠扫过底下。四位阁老里头,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个个神色躬敬里透着掩饰不住的慌张——他们都是走了魏忠贤的门路上来的,这会儿天威难测,心里正打鼓呢。

唯独站在末位的李国普,瘦脸上还带着点书生气,瞧着还算镇定——他虽是魏忠贤的同乡,倒也没怎么死命巴结过。

两位勋贵——英国公张惟贤和成国公朱纯臣,分站两边。

张惟贤须发皆白,眼神却稳当,是个明白人,也算是个忠臣,扶了天启和他两代天子上台,站队那是又准又稳。

至于旁边那个胖乎乎的朱纯臣崇祯心下冷笑,盼着这厮这辈子能有点“进步”,最好能混个“忠烈”的名声——比方说,崇祯二年皇太极破关那会儿,“奋勇”战死沙场那种!

魏忠贤垂着手,高大的身量在晨光里刻意缩着,瞧着倒是恭顺无比。

“礼部拟了三个年号。”黄立极尽量让声音平稳,“一曰‘绍庆’,取继往开来之意;二曰‘永昌’,寓国祚绵长;三曰‘崇贞’,典出《尚书》‘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崇贞崇祯心头猛地一刺。这字眼,可是前世陪了他十七年、最后被活生生钉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的年号!眼前恍然又见那棵老槐树,还有在风中飘荡的白绫太他妈丧气了!

“永昌”?他嘴角几乎要抽抽。那是李自成那短命大顺朝的伪号!更晦气!

“绍庆”?绍是继承,庆是吉庆?接了他哥留下的这么个烂透底的摊子,有啥可“庆”的?

这届阁老起年号的水平,真他娘够呛!

“还是崇祯吧!”崇祯嘴角扯出个近乎自嘲的苦笑,“不过‘贞’字不妥,给朕加个示字旁吧。”示部,求神保佑,总比那个暗含着“贞节烈女”别扭味的“贞”字强点儿。

殿里众人都是一愣。黄立极硬着头皮又奏:“陛下,‘祯’字虽吉,然《尚书》原文乃是‘崇贞’”

“朕知道原文。”崇祯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驳斥的劲儿,“‘崇贞’听着象在寒碜朕(容易让人联想到崇尚女贞),‘崇祯’就好多了。就这么定了。”

黄立极喉结滚动了几下,终是不敢再言,低头称是。

“接下来,议议陵工的银两。”崇祯啜了口茶水,“工部报上来多少?”

次辅施凤来出列:“回陛下,大行皇帝山陵营造,工部详加核算,需银三百八十万两。”

“三百八十万?!”崇祯声音陡然拔高,“太仓库里还能摸出几个大子儿?就敢张嘴要三百八十万两修个坟?!你们几个,会不会过日子?!”

阶下众人,阁老、勋贵,连带着魏忠贤,全都傻眼了。他们早就算计好了:新天子跟兄长感情深厚,必定会不惜血本厚葬先帝。工部上下苦熬了这么多年,就指着修皇陵这油水最厚的差事回回血呢这小皇帝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崇祯早看穿了这帮人的心思——哼,打仗的时候喊穷,死皇帝的时候倒一个比一个阔气!不就是想借着机会狠捞一笔?以为台上坐着的是个年轻天子,啥都不懂,只晓得心疼哥哥,想修个天下最气派的陵寝?可惜啊,本天子在新天朝那几十年,唯物主义学得扎实,不信风水,更不认你们这天价坟头!

“就照朕父皇庆陵的规模和花销修!”崇祯斩钉截铁,“一百五十万两!多一个子儿也没有!”

这一刀,生生砍下去二百三十万!殿里仿佛能听见某些人心碎和算盘珠子崩飞的声音。

“这一百五十万两”崇祯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灼人,“又从哪儿来?太仓现在到底还有多少存银?”

“陛下,”施凤来声音发涩,“太仓太仓存银眼下就剩十九万两”

“十九万两?!”崇祯的冷笑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朕记得去年光辽饷就收了五百多万!钱呢?!都喂了狗吗?!”他目光如刀,在四个阁老脸上狠狠刮过。

张瑞图赶忙上前一步,展开帐册:“陛下容禀。五百多万那是去年的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