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眼圈又是一红,重重地点了点头,在秋月的搀扶下离开了书房。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李成安一人。他走到书案前,目光落在那个平平无奇的木箱上。这就是老师留给他的最后遗物,里面藏着老师最后的嘱托和布局。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面的东西很简单:最上面是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信封上是他熟悉的苍劲有力的字迹——“成安亲启”。信下面是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线装册子,封面没有任何字样。而在册子之下,箱底还垫着一张单独的信笺。
李成安首先拿起了那封信,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取出了里面的信纸。信纸上的墨迹略显匆忙,但字迹依旧清晰:
成安吾徒:
见字如面。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为师想必已遭不测。不必过于悲伤,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为师此行,早有预料,亦无憾恨。
中域之行,波谲云诡。南诏之事,亦只是冰山一角。背后牵扯之广,远超你之想象。此乃滔天旋涡,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原谅为师这般自私,让你卷入这场旋涡。
为师师从天启隐龙山
为我报仇之事,休要再提!此乃师命!平生这孩子,心性质朴,伴我多年。我走之后,望你能代为照拂,给他一个安稳余生,莫要让他再卷入是非之中。如此,为师九泉之下,亦可瞑目。
箱中册子,是为师这些年在于中域经营的一些人脉、资源及隐秘据点之记录,或许对你将来中域之行有所助益。如何使用,全凭你自行决断。望你善用之!
信的内容很长,却字字千钧,李成安逐字逐句地看完,信纸在他手中微微颤抖。
老师早已预见了自己的结局,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他将信仔细折好,贴身收起。然后拿起了那本册子。册子里面用密语和简图记录着一个个名字以及所能调动的资源,涉及情报、商路、朝堂、军中。甚至还有一些隐藏的武力。
这几乎是一张孟敬之苦心编织多年的所留,其价值简直无法估量。有了它,李成安未来若踏足中域,便不再是毫无根基。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自己能走出大乾这个死局,能够逆转大乾如今的形势,老师的想法大概是为自己拖上几年,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成长,没想到此次在回大乾的路上就遭遇到了毒手。
这只有一个解释,有人不想再给大乾更多的时间,就算他现在手上握着老师留下的资源,他们也不可能给自己机会去使用,他们连老师都敢杀,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至少他们根本不怕隐龙山。
他们杀老师,却不对自己出手,这更像是在布局养蛊,不管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大乾这一局,只能靠自己!
最后,他拿起了箱底那张单独的信笺。信笺上没有文字,只画着一个简单的图案——一个用墨笔勾勒出的、规整的圆圈。
李成安将这张纸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眉头紧紧皱起。
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圆圈?代表圆满?循环?还是……零?空?
老师绝不会无的放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这么一个看似毫无意义的图案,必然有其深意。是某种暗示?某个组织的标志?还是指向某个地点或事物?
他凝视着这个墨圈,试图从中解读出任何可能的信息。是象征周而复始,暗示局势的循环?还是代表“无”,寓意一切从零开始?或者,是一个更具体的符号,比如某种阵法、某个印记?
李成安百思不得其解。
各种猜测在脑海中闪过,却又都被他一一否定。这个简单的圆圈,此刻却像是一个谜题,牢牢锁住了老师可能想要传达的最后一个关键信息,或者说,是一个最核心的警告。
李成安将这张画着圆圈的纸也小心收好,与那封信放在一起。他知道,这个谜题或许需要等到某个特定的时机,或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才能解开。
将箱子重新盖好,李成安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寒冷的夜风瞬间涌入,让他精神一振。
老师的嘱托,平生的安置,中域的资源,未解的谜题,还有迫在眉睫的南诏危机……千头万绪,如同这沉沉的夜色,压在他的肩头。
但此刻,他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明和坚定。
老师用生命为他铺就了一部分道路,也为他划下了一道暂时的警戒线。他不会违背师命贸然送死,但杀师之仇,不共戴天,他绝不会忘记。当前最重要的,是应对眼前的危机。
“老师,您的意思,学生明白。但学生的路,终究要学生自己来走。”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向远去的恩师做出承诺。
“活下去,走下去。然后……该讨的债,一笔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