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6 章(1 / 4)

天色沉沉,阴雨霏霏。

沈青黎坐在回府的马车上,闭目安神。

马蹄阵阵,离府时,她为不惹人耳目,故只带了几日随行,如今回府,兄长却执意派人护送,前后跟了不少人马,还有宋府的车架人马,队伍可谓浩浩荡荡。

兄长还在带人继续搜查宁安寺各处,刑部负责此事的官员也带人赶到。阴雨连连,人多事杂,她不便久留,故听从兄长建议,提前收拾东西回府。

沈青黎捏着软枝草的指尖微微发红,回想起前世自己倾尽全力追查到的线索,那株不知名的药草,如今终是弄清了它的效用。不仅效用,今日她还得知了此草的另一特点,只生长于西柔,且量少,是极为难得之物。

西柔。

羽睫微动,沈青黎本轻轻阖起的眼睑缓缓睁开。

西柔乃边陲小国,远在千里之外,虽近大雍和北狄,却因土地面积狭小,兵力武力不足,而从未被放在眼里,只每年向大雍进贡名贵药材和珠宝,以求庇护。

相较于虎视眈眈的北狄,整个大雍上下,从未将西柔放在眼里。

旁人或许不知,但她却清楚,萧珩生母乃西柔公主。

虽在生下太子不久后,便香消玉殒,但当年她嫁入大雍时,所带的奴仆却还有许多在世。其中最得萧珩信任的,便是他的奶娘,那个在东宫西北角那间毫不起眼的破院独自居住的老妇,人称常嬷嬷。

此人当年是其生母身边的婢女,识医术、擅用香,心机深沉,手段毒辣。

若非前世朝露冒死为自己去查当初春日宴上,自己意外中药之事,无人会知,那日所用的迷香迷药,竟出自破院那个日日寡言少语,看起来甚至有些神识不清的老妇之手。

可惜,前世自己的身体积重成疾,后来病情急转直下,最终殒命逝去,故没能将事情继续追查下去。

其实前世病重之时,她也不是没怀疑过,是不是有人暗中下毒加害。但那时的她,身边早没有几个能用能信之人,加之父兄的死讯传回,身心俱疲,让当时的她觉得,死亡并不可怕,而是一种解脱。故而线索在刚查出些许端倪后,便中断了。

而今,神秘莫测的西柔药草再次出现身边,且在自己和东宫毫无牵扯的情况下。

几件事看似毫无联系,但背后操纵之人却是同一人,太子萧珩。外表温润有礼的萧珩,实则性格阴郁偏执,行事手段狠辣,擅蛰伏谋划。眼下,她虽和东宫没有半点关系,但以她对萧珩的了解来看,这几件事背后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上天既给了她重一世的机会,她必尽力查清前世理不清弄不明的每件事情。

斜风伴着春雨从马车窗牖斜吹入内,沈青黎掀帘看了眼窗外阴雨沉沉的天色。

宁安寺中两间久无人居且毫不起眼的禅房内都搜出大量软枝草,寺中其余地方,必然还有蹊跷。前世眼中毫不起眼的寺庙,竟藏着如此玄机,而自己对于这件寺庙仅有印象,仅是在一年多后,宁安寺意外着火被毁的消息。

如今看来,或许那一次的大火就和毁灭证据有关?但两事前后隔了一年有余,若说关联,眼下实在不好判断。

今次若非嫣宁提议前去,她怕是不会对宁安寺有丝毫关注。而嫣宁之所以选择取宁安寺上香,除了所谓求取姻缘之外,怕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吧。

宁安寺处在回京必走的要道之上,不论从南,或是从西入京,皆要经过此寺。若以盛京为中心,宁安寺自算是处在偏僻之处,但若从车马往来的便行之处来看,此地,确是四通八达,极为方便的。

宋嫣宁选在宁安寺上香,许是因为听闻了兄长即将回京的消息,想在第一时间与他“偶遇”,宁安寺确是最佳选择。没想歪打正着,又遇上追查此事的晋王殿下,故才有此收获。

目光收回,沈青黎将车帘放下,待兄长把宁安寺上下搜清回府之后,再细问不迟。

上辈子,即便她倾尽全力追查线索,但却从未对毫不起眼的宁安寺有过怀疑,更没有查到与之有关的任何线索。这一世,从冒险避开了春日宴上的圈套开始,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不仅自己,更还有身边的人,包括晋王受伤一事。

那时,她受困于春日宴风波,日日将自己关闭在房中,可即便如此,还是偶然听闻了晋王受伤一事。

当时的她没念头,也没心思去进一步了解其中细节,只依稀记得,当时父亲感慨说,伤势极重,若非晋王武艺和身子底养得好,怕是难逃一劫。

而从昨夜他身上伤势来看,仅是一些皮外伤,修养几日便好,远不到“难逃一劫”的地步。

思此,沈青黎暗自舒了口气,毕竟是多次帮过自己的人,她自不希望他受伤有事。

不论前世今生,他都帮了自己不少。

犹记前世那个秋雨萧瑟的夜晚,萧赫一身玄色锦袍,只身打伞立于廊下,说话嗓音一如先前所见般凌厉肃然,不带一丝波澜:“我做这些,不过是不想看大雍忠臣良将蒙冤,并非有意帮你。”

“不必介怀,不必还恩。”

“今此之后,更不必与我再有任何联系,太子妃。”

无波无澜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