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3 / 6)

奉茶。

第二位是张九龄,她将茶盏轻轻放在案上,学着方才的样子,温声道:“大人请用茶。”

给宁王都说了,其他人当然也得依样来一句。她垂着眼,又去给其他几位按着顺序一一奉上,后面再接上一句“大人请用茶″。

好不容易干完活回到角落,她忽然觉得殿内气氛有些异样,怎么所有人都是那副想笑又强忍着、表情十分古怪的模样?萧青梧丈二摸不着头脑,赶紧在心里呼叫:【他们怎么了?还是我又说错什么了?】

【大人这一词,在唐代只用来称呼父母,个别情况下可用来称呼直系血亲尊长,绝不能用姓氏+大人这个组合来称呼官员。】???I‖!

所以她刚刚,对着满屋子人挨个喊了一遍爹?!【你为什么不早说!!!】萧青梧心中士拨鼠尖叫。【抱歉主人,我的模式是被动响应模式,如果您希望我更主动一些,可以在设置中调整,不过主动响应模式非常耗能量,除非必要,不建议您一直开着。听着不远处终于压抑不住的此起彼伏的低笑声,萧青梧简直羞愤欲死,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她从小到大没丢过这么大的人!尤其是宁王,就他笑得最欢!嘴张得都能塞个大馒头进去了!她心心中愤愤,转了个身不再去看那边,尽量说服自己不要去在意,反正自己就一个小宫女,这些大人物看了场洋相,转头就忘了…才怪!这是哪怕躺在棺材里都不会忘了的毕生笑料!等等一-突然,她脑中灵光一闪,这或许不是坏事!刚才场面虽然尴尬,但气氛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如果那时自己能再机灵点,脸皮再厚点,顺势卖个乖、自嘲一番,是不是就能趁机搭上话,然后……把秦州地震的事,用开玩笑或者做梦的方式点出来?萧青梧心跳得有点快,她深吸口气,紧张地问9527:【现在气氛好像挺的,也没谈论什么要紧事,我要不要提一下地震的事……但是要怎么开口呢?【您的初衷是好的,但没有任何落地执行的可能性,因为您没有任何可以取信他们的手段。】

这是最大的问题,除非她是皇帝,她能下令让所有人搬走,否则任何理由都不可能让四千多人偕老带幼地离开故土。【那怎么办?】萧青梧忍不住抠着手指,【真的就这么不管了吗?】9527的声音分外冷静:【您如果一定要预警,最大的可能是非但没能救人,反倒把您自己陷进去,妖言惑众在封建社会是个不小的罪名。】激昂的勇气维持了不到三分钟,就像被针扎破的气球,瞬间泄得一干二净。萧青梧沮丧地垮下肩膀,满脸失落:【是这样,我一个人根本没有任何办法,一直想着这件事,除了让自己不停内耗,什么都改变不了……唉,我那会就不该让你查大事记。】

逃避虽然可耻但确实有用,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让她陷入“我明明知道却无能为力"的巨大愧疚,和“我本可以试试"的纠结挣扎中。带着围观和追星的心态穿越,但她吃着大唐的米,穿着大唐的布织成的衣,她的头顶是公元734年的蓝天,脚下是长安大明宫的地砖。她要怎么才能若无其事的,只把这些人当成游戏里的npc?【算了,放个灾后防疫的纪录片吧,我学一下相关知识,说不定很快就能用得上呢。】

熟悉的播音腔响起,萧青梧很快专注于纪录片,殿内原本高声谈论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逐渐小了下来。

众人面前铺着纸笔,随着光幕中宏厚男声的徐徐讲述,笔下不停地奋力记载着,片刻未曾停歇。

正月初十,天子要东巡,整个大明宫瞬间动了起来。除少数必要人员留守长安,上至文武百官、宗室亲王、后宫妃嫔,下至宦官宫女、禁军卫士,几乎整个朝廷都要随驾东迁。准备车驾、清点物资、安排仪仗……相关准备工作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各处忙得人仰马翻。

出发那日,规模浩大的车队将长安城的街道塞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早早避让道旁,目送着这支代表着帝国中枢的队伍缓缓东行离开。车轮与马蹄扬起的尘土经久不散,几乎模糊了长安城巍峨的轮廓。当下尚武之风浓厚,出行多以骑马为荣。队伍中,无论年轻官员还是须发皆白的老臣,皆策马而行,无人乘坐轿辇。更让萧青梧感到新奇的是,就连随行的妃嫔、命妇乃至官员家眷,许多人也仅是戴着轻薄幕篱,便坦然自若地骑马随行。

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见到唐代女性如此自由、矫健的一面。当然,队伍中绝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萧青梧作为御前宫女,待遇还好,多数时间被安排随侍在李隆基附近,有时骑马,有时也能在某处车驾里混个歇脚的位置。

正月十五的上元节,竞是在荒凉的驿道上度过,萧青梧不免为错过盛唐灯会而深感遗憾。

路途漫长又熬人,幸好有丰富的影视资源打发时间。萧青梧渐渐察觉到一个诡异的现象,以各种借口靠近皇帝车驾、试图与李隆基攀谈的官员,似乎越来越多了。

二月初,车队终于抵达东都洛阳。

较于长安棋盘式规整的布局,洛阳因水而兴,洛水穿城而过,街道坊市依水势而建,在萧青梧眼中显得更为灵动活泼,带着润泽水汽的空气都与关中干烧凛冽的气候截然不同。

朝廷的办公中枢暂时移到了洛阳紫微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