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一行人回到罗氏家里正好碰到来送瓜蔬,之前都是隔两日送两筐,如今天气凉爽,瓜蔬放两日也不会见坏。
不过以往都是李桂香一人挑着担就送过来了,今儿却多了一个人。
定睛一瞧,原定的两筐瓜蔬变成了四筐,怪不得荷花嫂子也一起来了。
姚椿看向婆媳俩开玩笑道:“桂香婶子,多的两筐我可不多给钱。”
李桂香‘嗐’一声:“我今儿是想来和你说,家里除了留自家的吃的,拢共就剩这四筐菜了。”
“你叔说了,多的这两筐就当送你们啦。”李桂香感慨道,“要不是你愿意照顾我们,家里哪能有这个收入。”
若让他们自个儿拿去集市上卖也卖不上价,一来二去菜蔫了不说,还耽误功夫。
因此李桂香是打心眼里感激姚椿,今年秋收有了这几筐的菜钱,她直接割了几斤大肥肉,一半熬油留着冬日贴补,一半直接奢侈全炖了,全家老小好好补了两日。
姚椿闻言,便没客气收下了额外的两筐。
“不过就算婶子今日不说,我也要去找您的。”
李桂香还没弄明白她话里的意思,抬头就瞧姚氏端着一副和蔼亲切的笑容问:“婶子,您家的鸡鸭都还好不?”
身后的罗氏没忍住捂脸,这人前两日就是这副表情看向她后院的鸡。
得知她只养了三只母鸡一只公鸡,竟还可惜起来。
……
翌日,天蒙蒙亮,姚椿刚起身,边上的人听到动静,眼都没睁开,人就坐了起来:“嫂子?”
姚椿拍了拍她:“还早呢,再睡会儿,小孩子多睡觉才能多长个。”
纪满月一边揉眼一边道:“我睡好了,起来帮嫂子烧火。”
“你看平安都还呼呼大睡呢。”姚椿示意她看向自己左边,“小脸睡得红扑扑的……”
话说着,她没忍住上手捏了捏,好吃好喝养了几日,便宜闺女的脸彻底开始圆润起来,手感贼好。
“哎呀,嫂子。”纪满月连忙救下小侄女,不让姚椿继续捏,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最近的嫂子有点淘气,看到平安哪里有肉就总想捏一捏,偏平安还不知道疼一样,由着嫂子这摸那捏的,都快给嫂子宠坏了!
“好啦好啦,我不摸了。”过把瘾后姚椿收回手,“你看着她,我去给你们做早饭。”
一边打哈欠一边走进厨房。
穿越至今,除了睡草屋那日还有第一日出摊的早上,姚椿已经很久没起这么早了。
她只卖午食,金汤菜不宜煮太早,算上走去镇上码头的时间,她们一般辰时起也就是后世的八点左右就完全能忙活过来。
然而如今加了新花样砂锅煲,这玩意得现做的才好吃,若是在家里做好带去码头卖,鲜味至少流失一半。
为此姚椿做了个决定,金汤菜暂时还是在家里做了推过去卖,砂锅煲则是到码头上后用小炉子做。
不过在这之前,要先把砂锅煲里的菜码炒好,还有大米也要泡好,装进她昨儿回来从张木匠那里新买的小木桶。
昨儿她一次新买了六个小桶,一个用来装大米,剩下五个准备用来装菜码。
不过这么一弄,板车上就彻底没有放小炉子的位置了,为此昨儿姚椿还加了点手工费让张木匠帮忙在板车两侧各加宽了一块木板,木板底部用一根木头分别卡在板车和木板,呈三角稳固状态。
吃了早饭,姚椿望着被自己塞得满满当当的板车,不禁开始心疼自己的胳膊。
又要受累了。
东西太多,平安没法再坐板车上,只能由罗氏抱着。
为此板车只能姚椿一个人推,乡下地不平,以往至少还有罗氏在后头帮忙稳一下,现在只有她一个人,又要用力拉又要防止板车半路翻倒,需要的精力和力气是之前的数倍。
等好不容易到了码头,放稳板车后,姚椿便毫无形象的一屁股坐到板车背面的地上。
嘴里念念有词:“我一定要买牲口,我不想做牲口了。”
包氏一来,就瞧见了此番情景,当即被吓一跳,下意识望向几人里看着最晓事的罗氏:“她这是咋了?”
罗氏不动声色给姚椿挡了挡,然后问:“你是?”
“噢,我是来找姚娘子的,她昨儿去我男人茶摊上说合作的事……”包氏话还没说完,余光就瞥见地上的人‘嗖’的一下弹起。
然后转身:“我就是你口中的姚娘子。”
包氏吃惊:“是你啊!”
姚椿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挂着招牌笑,仿佛刚刚地上敞腿大坐的人不是自已一样:
“所以你现在过来找我,是考虑好了吗?”
包氏心道,原本是考虑好了,只是现在嘛……她突然有点犹豫。
“若是合作,该有文书的吧。”她问。
到底是一日五文钱的诱惑力更大。
“自然,就算你们不提我也是要说的。”姚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除了我之外,隔壁烧饼摊也愿意加入。”
“不过是先签三个月的,毕竟我们三家磨合也需要时间不是?”姚椿道,“若是磨合得好,后续再签长约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