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祈天大典(2 / 2)

笑道。

-

祈天坛位于皇城东郊,坛台以白玉石垒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香烛与焚烧祭品的气息,细小的香灰随微风盘旋,为这庄重之地增添了几分虚幻。

皇子公主们的车驾依照序齿依次抵达,停在指定位置。

萧云谏的仪仗毫不起眼地汇入其中,位置颇为靠后。姜荔跟在他身后半步,虽穿着竹青宫装,但那柄悬于腰侧的沉渊剑,以及她本身那份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松弛感,立刻引来了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

姜荔浑然不觉,一边兴致盎然地左顾右盼,一边问身边紧绷的陈锋:“斜前方那个黑黑的是谁?”

“……那是大皇子萧云承殿下。”陈锋艰难作答。

“那个很壮的呢?”

“……三皇子萧云旭殿下。”

“那个个子最高的?”

“……那是六皇子萧云澜殿下。”

“那个穿得金光闪闪的公主?”

“……四公主萧云昭殿下。”

“那个看起来年纪很小的?”

“……九公主萧云凝殿下。”

姜荔大点兵,陈锋只能如同被迫回答刁钻考题的学子,压着嗓子,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生硬地往外蹦。

“哦——”姜荔心满意足地拖长了尾音,目光最终落回萧云谏略显单薄的背影上,小声嘀咕,“数了一圈,还是咱们殿下最好看。”

萧云谏脚步似乎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并未回头,但原本因肃穆气氛而略显苍白的侧脸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瞬。

身后的陈锋眼前一黑,几乎是厉声低喝:“慎言,莫要再指点了。”

-

大典尚未开始,萧云谏与姜荔在内侍无声的引领下来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萧衍坐在金漆御座上,十二旒白玉珠串低垂,半掩其后那双浑浊却深不见底的眼眸,令人无从揣测其心意。他身边侧后一步,立着国师玄微子。这位才大病初愈的国师身着繁复华丽的法袍,左臂的轮廓还透着点不自然的僵硬。

玄微子的目光如淬毒的冰锥射向姜荔,萧云谏不动声色地微微侧身,恰好用半边身体完全挡住了身后的姜荔,隔断了那道阴毒的目光。他躬身行礼,姿态标准恭敬,声音清朗却带着恰到好处的虚弱:“儿臣萧云谏,携漱玉宫女官姜荔,叩见父皇。吾皇万岁。”

皇帝的目光缓缓掠过萧云谏,最终定格在行礼也行得乱七八糟的姜荔身上。

“这便是你漱玉宫中……”皇帝的声音带着审视与掂量,“新来的那位‘能人’?”

萧云谏维持着躬身的姿态,声音平缓依旧:“回父皇,儿臣缠绵病榻之际,确是由姜荔悉心照料,方得勉力支撑至今。”

“姜荔,年十八,清水县人士。”国师便突然开口截断了萧云谏的话,“此人按籍该在夏月入浣衣局执役。然而据查,整整一月,浣衣簿上,不见她一日上工,直到突然出现在漱玉宫。”

他的眼睛眯起:“这一个月,你身在何处?”

“我吗?”姜荔抬起头来,“我迷路啦。”

“迷路?”国师冷笑一声,“皇城森严,宫规如铁,区区宫女焉能迷失月余?”

他道袍微动,向前逼近一步:“欺君罔上可是死路一条!还不从实招来?”

“国师稍安。”萧云谏清冽的声线平缓插入,“父皇容禀。姜荔初入宫闱,懵懂不谙路径,确实无意间流落到了漱玉宫。”

他语气带着一种病弱皇子特有的无奈和诚恳:“儿臣怜其孤弱,又恐其无知行差踏错,故而暂留宫中,略加约束,悉心教导规矩仪范。”

“此女虽不通规矩,然心性质朴,更兼手脚勤快,儿臣这病弱之躯确蒙她照料甚多。”他微微低头,姿态谦恭地承认疏漏,“儿臣感念其情,本欲待其稍解礼仪后便留于身边效力,亦确曾遣护卫陈锋知会浣衣局此事。不料一时疏失,未能及时具册上报内务府备案,扰了后宫秩序,实乃儿臣考虑不周之过。一切责罚,儿臣甘愿领受。”

国师还想再度发难,这时一名太监匆匆上前,低声禀奏:“陛下,时辰快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