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既见青禾> 第1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2 / 3)

正是被追杀的金玉刀。

他看向那几人离去的方向,轻轻嗤了声:“蠢。”

复又眺望石城,幽幽叹息。

好个宁禾,走之前还摆了他一道,给闻风楼卖消息,散播他“出卖雇主信息”,害的他鬼阁名声扫地不说,还遭秦人追杀了半个多月。

待到了秦地,可得连本带利收回来。

*

冷月浸秋水,薄雾漫漫白。

两岸芦苇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簇簇芦花在月色下泛着银光。漆黑的水面倒映星河,波光粼粼。

客船破开平静的水面,向着北方缓缓而行。

船舱内灯火昏黄,乘客大多已歇下。

宁禾靠在窗边,望着窗外流动的夜色,忽然蹙起了眉头。

“怕是要出事。”

段沉玉刚在地上打好地铺,跪坐在暗红色的棉褥上,白衣曳地,乌发垂腰。

闻言他仰头看宁禾,“怎么了?”

宁禾一眨不眨看着窗外,“远处芦苇荡那边有火光。”

段沉玉起身,走到宁禾侧后方,俯身朝窗外细看。

在船右后方约半里处,几点微弱的光点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是火把,正沿着芦苇荡的边缘快速移动。

少年披散的发丝自肩头滑落,垂落在宁禾肩颈上。

她有点痒,伸手拨开,扭头抬脸看向沈玉。

他正好低头,二人视线相撞。

少年眼中映着烛火,站在宁禾侧后,俯下身来时,宽袍大袖似白鹤羽翅,把她裹进怀中。

宁禾眨了眨眼,段沉玉望着少女困惑的眼神,恍然回神,率先起身后退了半步。

他气息微乱,视线越过宁禾的脸,望着窗外道:“或许是渔火?”

宁禾摇头:“渔火不会移动得这般快,更不会这么多。”

她皱眉看着,语气笃定:“是水匪。”

正说话间,那些光点突然增多,如萤火般散开,紧接着,数条小船的轮廓在月光下隐约显现,正飞快地向客船逼近。

船上顿时一阵骚动。

乘客们纷纷惊醒,惊慌地挤到窗边张望。

宁禾和段沉玉对视一眼。

她道:“我去拿剑,你不要乱跑。”

说罢,她悄无声息溜出舱室,往底下的货仓走。

“所有人回舱内,不要出来!”

船长高声呼喝着,“护卫就位!拿弓箭!”

护卫们急忙奔向船侧的武器架,等到了地方立马傻眼了。

“老大,弓弦都被割断了!”

一个年轻护卫惊呼,手里拿着把弓弦齐根而断的长弓。

“箭也不行!箭镞都被卸了!”

另一个护卫抓起箭,那箭杆顶端光秃秃的,铁箭头不翼而飞。

船长脸色骤变:“怎么可能!谁干的?”

护卫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这时,任行之慌慌张张从舱室出来,跑到船长跟前:“怎么回事?是水匪吗?哎呀,这可如何是好!”

“我们不会死吧?武器都坏了!”

呼喊的声音不低,躲在舱室里的船客一听,立马打开舱门出来,探头一看,也跟着慌张叫起来。

场面愈发混乱。

宁禾躲在转角,看到任行之煽风点火的行为,眯了眯眼。

这人果然有问题,大概和水匪是一伙的。

晋与秦以淮水、汉水流域一线为主要疆界,竟陵至襄阳的汉水流域,是二者对峙和拉锯的区域之一。

两国频繁打仗,势力此消彼长,故而边界变动频繁,产生大量流民和溃兵,这些人为了求生,就会聚众为寇。

汉水水道纷杂多变,河湾及芦苇荡便成了水匪巢穴和劫掠后的藏身之所。

宁禾坐船前了解过情况,为避免麻烦,专门挑了一家护卫不错的商船,哪知还是出了岔子。

她取了剑,悄悄遁回去,就听见远处有人惊恐大喊。

“水匪!”

话音落下,船身突然震动,接着是几声闷响,似是有什么东西搭上了船板。

“他们用钩索登船了!”

水匪约莫三十余人,个个身手矫健,显然不是普通贼人。

他们迅速控制住船工,将乘客全都赶至甲板上。

宁禾把剑裹进宽大的衣袍里,找机会混入惊慌的人群,低头走到段沉玉旁边。

两人眼神交换,跟着蹲在角落里。

任行之站在人群中,有人好心拉他袖子让蹲下,他低头笑了一声,下一瞬就把人重重踹开。

那人撞到舱门,口中吐出鲜血,周遭人惊呼。

任行之掸了掸衣袍,轻蔑扫了眼众人,抬脚走向水匪,随之又有三人起身跟过去。

“他们是水匪的人!”

宁禾皱眉看着任行之的行为,心说还是行伍出身,竟如此倨傲恶劣。

水匪头子拍了拍任行之的肩膀,“多亏二弟把他们的武器毁了。”

船上的护卫听了这话,各个咬牙切齿,敢怒不敢言。

任行之手中还捻着佛珠,微微一笑:“小事一桩,大哥快动手吧,这条船可都是肥鱼。”

水匪头子颔首,扫过一众瑟瑟发抖的船客,凶神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