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82章 杜某视死如归,就看公公……有没有这个胆量同路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杜某视死如归,就看公公……有没有这个胆量同路了!(2 / 3)

旨意,诸位大人……跪安吧!”

最后三个字,黄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百官如蒙大赦,又似被判了死缓,个个面色惨白,魂不守舍地叩首,跟跄着退出精舍大殿。许多人官袍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嘉靖三十九年正月十六,夜。

雪仍未住。北京城的街巷覆在一片苍茫之下,寒风卷着碎雪呼啸而过,乌云蔽月,四下幽暗。只有零星的守岁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破碎而昏黄的光,勉强照亮这漫漫长夜。

杜宅所在的胡同,早已被这两日里闻讯而来的百姓和士子踏得泥泞不堪,此刻却陷入一种异样的死寂。取而代之的,是胡同口和外墙四周那些身着褐衫、腰系鸾带的东厂番役,与披着黑色大氅、按刀而立的锦衣卫缇骑。

他们沉默地封锁了所有通道,火把的光跳跃在他们冰冷的面甲或毫无表情的脸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却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

蹄声嗨嗨,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片压抑的寂静。

一队人马簇拥着一顶暖轿,疾驰而至,在杜宅大门前猛地停住。为首的东厂档头厉声喝道:“督公驾到暖轿帘子掀开,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陈洪,身披一袭玄色绒里斗篷,内衬御赐蟒袍,缓缓步出轿子。

他目光扫过杜宅那紧闭的朱漆大门和并不算高的院墙,嘴角勾起一丝冷厉的笑意。

“叫门!”陈洪冷冷地吩咐道。

一名东厂番子立刻上前,抡起刀鞘,毫不客气地重重砸在门板上,发出“砰砰”的闷响,在静夜中传得极远。

“开门!东厂奉旨办差!速速开门!”

门内一阵细微的骚动,很快,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杜府的一名下人颤魏巍地探出半张脸,见到门外这阵仗,吓得脸色煞白:

“各、各位爷……夜深了,而且,我家老爷吩咐了,最近,不见……”

“夜深了?”陈洪冷哼一声,推开身前的番子,亲自上前:

“皇命在身,就是躺进了棺材里也得给咱家爬起来!杜延霖呢?让他出来接旨!”

那下人语无伦次:“老爷、老爷吩咐了,静思己过,不、不见外……”

“放肆!”陈洪身旁的一名心腹档头厉声呵斥道: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这是司礼监陈公公,奉了皇命来的!再敢啰嗦,以抗旨论处,格杀勿论!”番子们闻言,立刻“唰”地刀剑出鞘半寸,寒光凛冽,杀气腾腾。

那下人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当下吓得瘫软在地。

“杀了!”陈洪厉声吩咐道:“随后进去把杜延霖拿下!”

当下就有一名东厂番子拔刀欲动手。

“慢着!”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而整齐的脚步声从胡同另一端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又一队人马快步而来,清一色的飞鱼服,绣春刀,为首一人,身形并不魁梧,却自带一股渊淳岳峙的沉凝气度,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他并未穿官服,只着一袭深色便袍,外罩挡风的披风,面色平静,步伐不疾不徐,却自有一股让人不敢逼视的威严。

陆炳的到来和出声喝止,让原本嚣张的东厂番役们气势为之一窒,下意识地收敛了几分,纷纷看向陈洪。

陈洪眉头一拧,显然没料到陆炳会在这个时辰突然出现。

他强压下心头的不快,挤出一丝假笑迎上前:“大都督?这么晚了,您这是……”

陆炳在陈洪面前数步处站定,目光扫过那些刀出半鞘的番子,最后落在陈洪脸上,语气平淡无波:“陈公公,深夜率众围堵朝廷大臣府邸,刀兵相向,所为何事?”

陈洪挺了挺腰板,扬起手中的一份公文一一并非圣旨,只是司礼监签发的驾帖:

“大都督来得正好。咱家奉皇上口谕,提督东厂,彻查杜延霖勾结朋党、欺君罔上一案。现怀疑罪臣杜延霖府中藏有勾结朝臣、诽谤君父的信函文书等罪证,特来搜查拿人!还请大都督行个方便,让锦衣卫的弟兄们配合一二。”

陆炳看都没看那驾帖,只是淡淡道:

“陈公公,皇上昨日的旨意,是命杜延霖“归家候旨’。“候旨’,意味着圣意未明,杜延霖此刻仍是朝廷钦命的户部右侍郎。无陛下明发革职拿问的旨意,三品大员,岂能深夜擅闯缉拿?公公这“拿人’二字,怕是于法不合吧。”

陈洪脸色一沉:“大都督!咱家可是奉了皇上的口谕!难道你怀疑咱家假传圣意不成?杜延霖罪大恶极,铁证如山,咱家这也是为陛下分忧,以防罪证被转移销毁!”

“为陛下分忧,更应谨守国法。”陆炳的声音淡淡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陆某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职责所在,护卫京畿,亦有维护朝廷法度之责。皇上若明确下旨拿问,锦衣卫自当奉旨行事,绝不怠慢。但此刻,仅凭公公一言,便要深夜闯入侍郎府邸拿人,请恕陆某难以从命。”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陈洪:

“还是说,陈公公已请得了陛下明发缉拿的圣旨?若有,请公示,陆某即刻命人撞开大门,亲自将杜延霖押送诏狱。”

陈洪顿时语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