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81章 杜延霖为社稷之臣,所行合乎圣人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杜延霖为社稷之臣,所行合乎圣人之道!(1 / 2)

黄锦见嘉靖帝震怒,不敢怠慢,立刻指派几名小太监飞奔出宫传旨。

殿外风雪似乎更紧了些,鹅毛般的雪片扑打在匆匆赶来的百官脸上身上,寒意刺骨。

众人刚刚从都察院写了那样一份模棱两可的奏本,此刻又被急召入西苑,心中无不忐忑。

陈洪早已候在殿外,见人到得差不多了,板着脸,尖着嗓子道:

“诸位大人,都随咱家进来吧,万岁爷等着呢。”

百官依序鱼贯而入,跪在精舍外的殿坪内侯旨。

“都来了?”纱幔后,嘉靖帝的声音平静地传出。

“回万岁爷,四品以上官员,俱已在外候旨。”陈洪连忙躬身回话。

“好,很好。”嘉靖帝轻轻吐出三个字,随后,语气陡然转冷,“黄锦,把那些奏本,都给他们抬回去!”

几名小火者应声,将那一大箱方才百官在都察院写就的奏疏原件抬至殿中,放在百官面前。“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嘉靖帝的声音陡然拔高,传到精舍外殿坪上的百官耳中:

“方才在都察院,尔等奏本,满篇皆是云山雾罩,言不及义!现在,就在这玉熙宫里,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重新写!给朕写得明白!杜延霖,究竟该杀,该赦?依的又是哪条大明律,哪款祖宗法?”嘉靖帝的声变得格外严厉:

“朕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若再有含糊其辞、首鼠两端者,以欺君论处!”

殿内死寂,唯有殿外风雪呼啸之声隐约可闻。

百官跪伏在地,面面相觑,额角渗出冷汗,却无一人敢率先动笔。

徐阶跪在百官之前,心中忧惧如潮,知道再这样僵持下去,要么有官员顶不住压力重拟奏本,要么百官一起沉默抗旨到底。

而嘉靖帝惯爱玩弄权术,此刻震怒之下,恐怕早已认定百官与杜延霖沈瀣一气,是在“上下一心,内外勾结”地逼宫!

若处理不当,今日之事恐酿成一场祸及大明根本的政潮!

他悄悄抬眼,与身旁的吴山、以及身后的几位尚书、侍郎目光短暂交汇,从他们眼中看到了拼死一谏的决心。

吴山率先挺直了身子站了起来,接着其他的大臣们跟着他都挺直了身子,站了起来,徐阶最后一个慢慢站了起来。

众多的目光都望向了徐阶。

徐阶也一一望向他们,一道一道目光在交流中酝酿着。

严嵩不在,徐阶就是百官之首,此时他知道不能再迟疑。

他双手拱在胸前,向身后的同僚们极其隐蔽地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竭力止住大家的激动情绪。接着,他倏地转过了身子,提起了袍裾,准备向精舍方向叩首陈情。

“启奏皇上!”就在此时,户部左侍郎赵贞吉突然在徐阶背后一声大呼,紧接着大步越过徐阶,又向里面大声说道:

“臣户部左侍郎赵贞吉有本陈奏!”

这倒大出众人意料,所有的目光全都惊疑不定地望向了赵贞吉。

徐阶也被他这意外的举动震住了,深深地望着他。

赵贞吉回头也深深地望了望徐阶,向他以及身后众同僚深深一揖,然后一人转身,挺直脊梁,走向精舍门囗。

“好!好!”嘉靖帝的目光望向了精舍门外,声音带着一种玩味:

“总算有人忍不住要出来说话了,朕要看看要如何狡辩!黄锦!叫他进来!”

当下黄锦上前,将赵贞吉引了进来。

赵贞吉下拜叩首:“臣户部左侍郎赵贞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帝的目光紧紧望着他:

“朕记得你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当时王廷相称赞你的对策文章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内阁拟你一甲第二名,但朕觉得你的文章语气太直,有心磨炼你,故取为你为二甲第二,后钦选你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读书。如今竟也二十五年了。”

赵贞吉再叩首:

“皇上天纵圣明,竟还记得臣二十多年前的微末之事,臣感激涕零,虽肝脑涂地,不能报圣恩于万一Ⅰ

嘉靖帝的声音从纱幔后传来,听不出喜怒:

“少说这些虚的。朕叫你们议杜延霖的罪,满朝文武都在跟朕打太极。你既然站出来,想必是有不一样的见解?说吧,杜延霖是该杀,还是该赦?”

赵贞吉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一言可定生死,不仅关乎杜延霖,更关乎自身乃至清流一派的安危。他稳住心神,沉声道:

“回陛下,臣在奏疏中也说了,臣以为,杜延霖有罪!”

嘉靖紧望着他,声音似乎柔和了一些:

“有什么罪?”

赵贞吉答道:

“杜延霖未经三司审讯,未得陛下明旨,擅杀钦命内臣,于程序而言,确系违律。此乃“程序之罪’,毋庸置疑。”

嘉靖帝看向他,冷笑一声:

“少绕弯子,朕只问你一句,既承认有罪,杜延霖是该杀,还是该赦?”

赵贞吉再次叩首,话锋陡然变得锐利:

“杜延霖有程序之罪,然臣又以为,程序之失,难掩社稷之功!《刑律》之外,尚有《春秋》大义!昔年孔子摄相鲁国,七日而诛少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