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79章 严嵩的打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严嵩的打算(3 / 3)

案交予我等会议,正是信重我等能秉公持正,维护纲纪。”

他缓缓站起身,虽老态龙钟,此刻却散发出首辅的威严:

“杜延霖之罪,事实清楚,律例昭然。然,陛下仁德,或许顾念其前功,或许体恤民意汹涌,一时难以决断。但我等身为朝廷大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能因畏难、因惧谤,而缄默不言,而曲意回护?”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位官员的脸:

“今日,本辅与陈公公奉旨主审,三法司诸位大人也在。然,此案关乎国本,非一二臣工可专断。顾本辅决定,凡今日在场四品以上官员,皆需就杜延霖之罪,具本上奏,明确奏陈己见!杜延霖,是该依律严惩,以正国法?还是该法外施恩,念功赦过?”

严嵩话音落下,都察院大堂内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严嵩何其老辣!

他深知杜延霖如今名望如日中天,万民景仰,士林称颂。

自己若强行主导定其死罪,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必将在史书上留下如秦桧构陷岳飞般的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这身后骂名尚且不论,只怕生前便要被那汹涌的民心和清议反噬清算!

于是,他便将这“恶名”分摊下去,逼着满朝文武一同下水!

陈洪唱黑脸,威逼恐吓,将杜延霖的罪名往“谋逆”、“欺君”上引,制造高压氛围。

而他严嵩则唱红脸,摆出“秉公执法”、“无奈之举”的姿态,最后图穷匕见一一他要的不是三法司的判决,而是逼着在场所有四品以上官员,每人上一道奏疏,明确表态:杜延霖,该杀,还是该赦?这一手,极其毒辣!

若官员们附和严嵩,主张依律严惩,那就恶名大家一起担,将来清议史笔,谁也跑不了。

若有官员胆敢站出来为杜延霖辩护,论其无罪,哼哼,那便是欺君罔上!真当锦衣卫的诏狱是吃干饭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百官共议,皆曰可杀”的局面,嘉靖帝下旨处置杜延霖时,便有了“群臣公议”的依据,大大减轻了皇帝可能面临的道德压力和历史包袱。

皇帝甚至可以表现出一种“尊重朝议”、“不得不依法行事”的“无奈”。

这是赤裸裸的绑架,是逼着所有人站队,是用整个官僚系统来绞杀杜延霖一人!

堂下官员们瞬间想通了此节,无不色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