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79章 严嵩的打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严嵩的打算(2 / 3)

,便尖声下令。

当即有两个锦衣卫闻令出堂,往杜宅拘人去了。

不多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大堂入口。

领头的是一个锦衣卫千户,在门口站定,抱拳躬身,说道:

“禀严阁老、陈公公、诸位大人,罪员杜延霖带到!”

众官员闻言下意识地对望了一眼。

严嵩开口了:“带进来吧。”

两名锦衣卫领着,杜延霖从大堂进来了。

由于有旨意,所以杜延霖此时一身常服,未戴枷锁。

杜延霖刚一进堂,所有的目光都紧盯着他。

杜延霖昂首立于堂下,朝众臣微微拱手。

陈洪看向严嵩,见严嵩并没有要先开口地意思,于是拿起惊堂木往案上一拍,发出“啪”的一声巨响,震得堂内众人心头一跳。

“杜延霖!”陈洪厉声喝道,声音尖利刺耳:“跪下!回话!”

杜延霖并未依言下跪,只是微微拱手,朗声道:

“陈公公,杜某如今仍是陛下钦命的户部右侍郎,依《大明会典》,三品以上官员涉诉,除非陛下特旨革职拿问,否则堂审可不跪,甚至可以坐下受审!不知杜某侍郎之衔,陛下可曾明旨革除?”陈洪被噎了一下,脸色瞬间涨得通红。

嘉靖帝昨日旨意只是让杜延霖“归家候旨”,确实未曾明发革职的旨意。

但平素有官员被押到都察院待审,哪个不是六神无主,乞求饶命,似杜延霖这般堂堂正正的确实少见。“咳……”一旁的严嵩适时地轻咳一声,仿佛打圆场般缓缓开口:

“杜部堂啊,陛下虽有旨意让你候旨,然你擅杀钦使,终究是犯了国法。今日三司会审,乃奉旨厘清你的罪责。这跪与不跪,皆是虚礼,关键是要将此事缘由、是非曲直,辩个明白。你……就好生回话吧。”他这话看似公允,实则轻飘飘地将“擅杀钦使”这顶大帽子先扣实在了杜延霖头上,定下了今日审讯的基调。

杜延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分毫,再次拱手:“元辅教诲的是。杜某行事,自有缘由,今日便与诸位大人分说明白。”

陈洪见严嵩发了话,不好再强行逼迫下跪,只得冷哼一声,阴恻恻地开始问案:

“杜延霖!咱家问你,嘉靖三十八年除夕夜,于河南巡抚衙门宴席之上,你是否以御赐金砚,悍然击杀奉旨出京的清田监理使、内官监总理太监陈据?”

“是。”杜延霖坦然承认。

“好!承认就好!”陈洪脸上露出一丝狰狞,“你可知陈据乃是陛下钦使,代表天家颜面?你可知擅杀钦使,依《大明律》,该当何罪?!”

“《大明律》有云:“杀害钦差者,凌迟处死,家属流三千里’。”杜延霖对答如流,仿佛在陈述与己无关的条文。

“既然知法,为何还要犯法?!”陈洪逼问,声音愈发尖利,“可是心存怨望,对陛下清田之政不满,故而蓄意报复,戕害天使?!”

杜延霖目光骤然锐利,迎向陈洪:

“杜某对陛下,对朝廷,从无二心!杀陈据,非为私怨,实因此獠罪大恶极,祸国殃民!其罪状,杜某已于《自劾疏》中详陈二十四条!公公难道未见?”

“巧言令色!”陈洪猛地打断:

“任你巧舌如簧,也改变不了你擅杀钦差、践踏国法的事实!你所列罪状,纵有万一属实,也当由有司审理,由陛下圣裁!岂容你私自动刑,代天行事?!你这分明是目无君父,无法无天!”

他站起身来,手指几乎戳到杜延霖脸上,唾沫横飞:

“咱家看你不是什么为民请命的青天,而是包藏祸心、恃功而骄的枭桀之臣!今日杀了陈据,明日是否就敢效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了?!”

这已是赤裸裸的诛心之论,恶意攀扯,听得堂上堂下不少官员都皱起了眉头。

杜延霖面对如此污蔑,反而笑了:

“陈公公真是高看杜某了。杜某若有半分不臣之心,何需自缚枷锁,千里迢迢来京请罪?又何需在此与公公做这口舌之争?杜某所为,不过是为河南百万生灵,诛一巨蠹,求一个公道!事后伏法,心甘情愿。倒是公公……”

他话锋一转,直刺陈洪:

“陈据在外如此肆无忌惮,盘剥无度,逼反百姓,败坏陛下圣名,其背后,莫非真有依仗,以为即便天塌下来,也有人能替他兜着?而此人,是否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你放肆!”陈洪脸色铁青,指着杜延霖,“死到临头,还敢攀扯!来人!给我……”“陈公公。”严嵩再次开口,打断了即将失控的陈洪。他叹了口气,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杜延霖,你此言差矣。陈据行事或有不当,然其终是奉皇命而行。纵有罪过,亦当由陛下处置。你如此行为,置陛下于何地?置国法于何地?你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可知你此举,险些激起民变(指承天门外叩阙),更让陛下圣誉受损!此岂忠臣所为?”

严嵩顿了顿,语气忽然变得沉重而意味深长:

“今日之事,非独审杜延霖一人之罪,更是关乎朝廷法度之尊严,关乎君臣纲常之根本!陛下将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