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5章
郑相宜从来不是个怨天尤人的性子。昨日在陛下那里受了委屈,今日便定要从别处找补回来。
不就是男人吗?她想要多少有多少,还个个年轻英俊、有权有势。今日约这个携手同游,明日与那个把酒言欢,身旁莺歌燕舞,日日不重样。消息传到封决耳中时,他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滋味。相宜不再执着于他,本该是好事,可他又隐隐担忧,怕她一时意气,走上另一个极端,故意糟蹋自己。果然,早朝时已有人上奏,斥责德仪郡主不遵女则、行事放荡。他只好以“相宜是奉朕之命相看夫婿"为由压了下去。谁料此言一出,围绕在她身边的莺莺燕燕反而更多了。
一些自恃才貌却报国无门的男子,甚至不惜重金托人打探郡主的行踪,再装作不经意地出现在她必经之地,,只为制造一场”偶遇”。而相宜虽不说来者不拒,身边却也从未断过人。封决试着以父亲的身份与她谈这件事。倒不是反对她玩闹,只是希望她多爱惜自己。
相宜却只轻飘飘地瞥他一眼,随意摆摆手:“陛下放心,我只是玩玩而已,不会带回来的。”
这话说得,倒让封决一时恍惚,分不清他俩之间谁才是皇帝。可先前拒绝她已让她受了委屈,如今有人能陪她打发时间,他实在没有立场再干涉。他只好温声应道:“相宜有分寸便好。”
郑相宜当然只是玩玩而已。陛下拒绝她,她心里难过,可那些人百般讨好、殷勤献媚,她又觉得索然无味。
人果然都是越得不到什么,就越渴望什么。即便已被明确拒绝,她还是不死心,总想再试一试。
“郡主,在下昨日新为您赋诗一首,不知可否赏脸一听?"眼前这位主动凑上来的“莺燕”,出自名门杨氏,却只是旁支子弟,不受重视。仗着几分相貌和诗才,便想借她寻个出路。
郑相宜兴致缺缺地抬了抬下巴:“说吧。”这几日来她面前吟诗作赋的,少说也有十几个,她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翻来覆去无非是夸她"荣光晔晔“恍若神女临世",初听时还有几分新鲜,到后来只剩腻烦。
那杨氏子弟张口便是一通华丽辞藻,一边吟诵,一边满含期待地望向她。郑相宜偏不遂他的意,嘴角一撇:“不堪入耳,下一个。”文采连她都不如,也敢来献宝?难不成真觉得她是个只爱听奉承的草包?另一位“莺燕"不动声色地挤开杨氏,上前道:“在下新练了一套剑法,愿为郡主助兴。”
郑相宜抬眼望去,见他胸肌挺拔、臂膀结实,倒像真有几分本事。陛下不谙武艺,这般场面她倒是少见,不由生出两分兴趣,便微微颔首。那人利落地走到空地,抽剑起舞。招式虽不知实战如何,但见身形矫健,剑光如练,倒是十分养眼。
郑相宜托着腮,心想:瞧,只要她稍露意向,就有的是人争着讨她欢心。她这般好,陛下不肯要她,那是他的损失。“在下献丑了。”那人收剑回鞘,神色坦荡地走回她身边。郑相宜望着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依稀有些印象,陛下那本名册里,他的画像和家世都排得十分靠前。
看来,这就是陛下心目中的“理想佳婿"了吧?她唇角轻轻一扬:“不错,你叫什么名字?”对方眼中微亮,正要答话,郑相宜的目光却忽然转向一旁,语气轻快地唤了声:“你来了。”
来人一身青衫,身形文弱,眉目清秀。单论相貌,他绝不是在场最出挑的,可郑相宜对他的态度却明显与众不同。“见过郡主。"柳宁宣有些迟疑地上前几步,四周投来的目光带着审视与揣度,无声地落在他身上。
郑相宜却浑不在意,随手挥退了其他人,只留他一个:“走吧,陪我去桥上走走。”
桥下行人熙攘,乌篷船满载新采的莲子悠悠穿过桥洞。秀丽的船娘立在船头,一边轻点竹篙,一边哼着柔软的小调。日光如金,在水波上铺开一片晃动的光练。
郑相宜凭栏而望,感叹道:“无论看多少次,京城总是这般繁华好看。”柳宁宣悄悄望向她的侧脸:“是很好看。”郑相宜忽然转过视线,含笑问他:“你最近应当听了不少关于我的传言吧?”
她其实一直不解。封钥与驸马分居已久,终日与面首相伴早已不是秘密,却无人指责她放浪,反倒是自己,不过是约小郎君一同出游,却招来这么多非议难道就因为她身上没有皇室血脉,那些人便容不得她活得恣意一些?柳宁宣目光温静,语气平和:“在下不信那些流言。郡主行事,自有您的道理。”
郑相宜不由笑起来:“果然还是同你说话最好听。”同样是温润如玉的气质,也一般爱着青衣,怎么陛下就不能像柳宁宣这般,顺着她一回?
她的要求也不算过分吧?不过是想做他的皇后罢了,说到底,无非是换了一个名分。她做郡主时,原本份例待遇也和皇后相差无几。柳宁宣轻声问:“郡主……似乎心有烦忧?”郑相宜皱了皱鼻子,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甘:“被你看出来啦。你说,本郡主生得这般好看,也称得上才貌双全,他怎么就是不喜欢呢?”柳宁宣早知她心中有人,温声应道:“那定是他眼光不佳。”郑相宜却摇头:“他眼光其实不差,待我也很好,可偏偏……不是我要的那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