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67章
墩墩进宫的结局无法改变,若窈为了孩子,只能接下代理后宫的职责,不然她如何能放心。
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看着才安心。
宗亲子弟们进宫这日,若窈和苏荷出门迎接,将孩子们安置好殿宇。苏荷在前与两位宗亲之子说话,逗着小孩笑了两声,亲自领着去了宫殿。若窈在现在长长的甬道口,望着一辆辆马车,始终没看见带有晋王府图徽的。
“小世子和郡主团圆是好事啊,孩子在亲娘身边比什么都重要,谁能比得过亲娘呢。″月娘安慰道。
若窈面上不见喜色,沉沉叹气:“我对不住太妃,没了墩墩,太妃不知道还有多伤心。”
当年她离开,心里最对不住的就是太妃娘娘,在晋王府那几年,太妃待她就像亲生母女一般,实乃大恩。
她假死离开,已经惹太妃伤心一次了,这次还因为她没了孙了……月娘低声说:“木已成舟,郡主不要自责,这都不是郡主的错,再说没有小世子,还有小郡主陪伴在太妃身侧,小郡主那样可爱,也是莫大的安慰呢。”主仆俩说话间,又一辆马车停在宫门外,两个小太监服侍一个小小的身影下了马车,缓缓往这边来。
那探头探脑的小孩满眼新奇,左看看右看看,欣赏着华丽巍峨的宫城,大步往宫门里跑过来,举止大方,没有小孩子对陌生地方的畏惧和怯懦,脸上甚到带着笑。
这小孩是这么多宗室子里,长得最出众的,跟观音菩萨旁边端桃子的仙童一般,圆圆的小脸,精致明亮的眉眼,可爱极了。若窈瞬间捏紧了手里的帕子,直直地看着。旁边的月娘也认出来了,激动往前迈了一步。“不可。“若窈拉住月娘,看了她一眼,缓缓摇头。宫门处人来人往,耳目混杂,不可在这时表现出异样。若窈就这么看着自己十月怀胎,会蹦会跳的孩子一步步走来,一步步靠近。她想冲上去抱抱他,亲亲他的脸蛋,可是她不能。身侧有宫人上前,引着晋地来的小世子往安置好的宫殿走。墩墩的住处是若窈安排的,就在明月台旁边的一个小宫殿,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不起眼,关键是方便她照看。若窈只是来这里看着,没想在这和墩墩相认。谁知这孩子路过她旁边,抬眼瞧见了她,顿住步子思索片刻,竟撒腿跑过来,一把抱住她的腿,脆生生喊了声"阿娘”。周围所有宫人都朝着这边看过来,那跟在小世子身后的两个太监惊慌跑过来行礼,告罪道:“郡主恕罪,都是奴才没有看好小世子,世子年幼,认错了人也是正常的。”
在众人眼中,晋王世子才五岁多,一个不懂事的小孩罢了,看谁长得好就跑过去认娘了,听说是没娘的孩子,也是可怜。“阿娘!”
见阿娘没理会自己,墩墩抬头眨巴眼睛,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又喊了两声,问:“阿娘怎么不理墩墩?”
若窈蹲下去,忍住眼里泪水,笑着说:“小世子认错人了,我是懿柔郡主。”
墩墩不解,认真看着阿娘的面容,说:“墩墩没有认错哦,阿爹有……鸣鸣呜。”
有阿娘的画像!他看过很多次!
往下的话没说出口,月娘及时冲过来捂住了小世子的嘴,抱着小世子往里走。
“郡主,这小世子真是可爱,也许郡主投缘,不如郡主送世子去永安殿安置吧。”
“好。”
若窈颔首,两人快速抱着墩墩往永安殿走。那两个小太监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我看其他家宗子身边都有几个从家带来的乳母婆子,怎么晋王世子身边没有?就你们两个?”
小太监回:“是,是陛下旨意,没让小世子身边的人跟来,小世子从晋地出来时,就是我们跟在身边。”
“那也怪可怜的。”
若窈铁青着脸,不用多想,都是魏崇的主意。竟然连一个乳母都没让跟来,墩墩年纪小,这孩子跟着完全陌生的人千里迢迢过来,脸上还能带着笑,实属不易。
进了永安殿,若窈让轩玉过来,以小世子身边没有人伺候为由,将轩玉安排到墩墩身边,顺带指派了几个精挑细选的宫人。这殿宇是她精心布置的,尽量和松雪院的布置相近,让墩墩有些熟悉感。进了殿没有外人,墩墩又贴在阿娘腿边,小家伙笑嘻嘻的,“阿娘,墩墩认错了吗,墩墩见过阿娘的画像呢,阿娘就是这样!”可是出门前阿爹告诉过他,阿娘就在皇宫里,和画像上长得一样的人就是阿娘。
“墩墩,是,是阿……
若窈抱住儿子,忍不住落泪。
她怎么会不认自己的孩子,难得墩墩能认得她。耐心和墩墩教了很多话,首先就是不能叫娘。墩墩似懂非懂,大道理听不懂,但他听话,小鸡啄米地点头。阿爹说了,来了皇宫要听阿娘的话。
“墩墩怎么认得阿娘?是……是你阿爹对你说了什么吗?”“没有哦,是墩墩见过阿娘的画像。"墩墩眨眨大眼睛,摇头晃脑将背好的话说出来。
小孩子说谎没有痕迹,若窈自然不会觉得儿子会说谎,欣慰极了。居然是根据画像认出来的,墩墩也太聪明了。若窈陪儿子吃了顿午膳,怕墩墩记不住她的教导,耐心重复一次。不过这孩子出奇地聪明,居然能将她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