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第5章 丹泉图书馆,大鱼上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丹泉图书馆,大鱼上钩(1 / 2)

蔡家小院。

蔡文姬刚从貂蝉那里回来,就见父亲蔡邕正在辛苦抄书,犹豫了一下,走过去小声说:“父亲,不用抄了……”

蔡邕抬头怔了怔道:“为何?这书籍用作图书馆所用,必须抄完!”

蔡文姬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刚才那张印纸递给他。

蔡邕怔看道:“此是何物?”

“这是秦……秦县令所制的印字法,可以将书很快印好,并不需要自己抄写了。”蔡文姬说完,又连忙补充道,“这是小蝉拿来给我的。”

蔡邕愕然道:“竟有此事?我去问问那秦子卿!”

说着,他拿着书就跑了出去。

找到秦羽问明后,他愤然道:“有这等妙法你不早说?害老夫这把年纪辛苦抄书数日,竖子于心何忍!”

秦羽无语道:“蔡先生当时跑得比兔子还快一点,在下连叫几声你也不理,怎么怪我了吗?”

蔡邕听他说自己像兔子,更气得抓起拐棍想打,但见周泰雄纠纠地站在后面顿时怂了,假装转过去观看印书,渐渐就欢喜起来,赞叹道:“此法甚妙,若能推广天下,读书人皆受你之益,确实是不世之功!”

“先生要这么说的话,在下向你讨样东西当奖品行么?”

蔡邕皱眉道:“老夫一穷二白,除了几本书外什么都没有,你想要什么?”

秦羽笑道:“您且记着就好,过段时间再说吧。”

印刷术弄好以后,秦羽成立了专门的书坊,先把自己抄的西游记印了一千套,令商人们运往各处出售。

接着就是老蔡担任馆长的图书馆正式开馆,顿时引起轰动。

这年头朝廷和地方政府都是有各自的藏书室的,但是都不会对外开放,寻常平民人家想要有一本书几乎难如登天,书籍现在是大量垄断在世家豪族的手中。

在三国到隋唐之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门阀都把控着大量的社会权力跟资源,一直到唐太宗时,五姓七望都还是庞然大物。

对于秦羽来说,丹泉最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这些世家豪族,之前有的几家都在灾荒时举家迁移,留下的一两家也被他干翻了。

但是,丹泉以外的地方,无不是世家林立,地方官要稳固地位,都要求助于世家。

这种社会制度是病态的,对国家害处极大。有许多有见识的统治者都曾经与之抗衡过,但往往连皇权都被世家制反噬。

印刷术就是秦羽砍向世家的一把利刃,不打破文化垄断,治理国家需要的人才全都与世家千丝万缕,凭什么去与之对抗?

之前建立的九年义务学堂也是一样,随着他统治范围的扩大,制度铺开后,普通民众得到知识,大量的人才自然会涌现,世家制度将会不攻自破。

图书馆不但在丹泉引起轰动,随着消息流出,整个庐江郡乃至扬、豫、荆各州的士人们都为之震动。

加上蔡邕的名声,顿时吸引来大量读书人。

秦羽对此早有预料,凡是来图书馆的都需要登记,他拿着名册,就可以知道来了些什么人物。

还真让他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

“鲁肃、刘晔、陈群……还真是来了几条大鱼啊!”

他现在正是缺人才的时候,便顺便了解了一下。

鲁肃还不到二十岁,刘晔也十分年轻,稍微大一点的陈群则只来转了一圈看了一下,拜会了一下蔡邕就离开了。

秦羽也没去拦他,摆什么礼贤下士的姿态。

陈群这人出身颖川陈氏,正宗名门世家子弟,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他提出的,这人现在很难为他所用。

他更看重剩下两人,刘晔可能是曹老板谋士团里最被低估的一个,鲁肃更可说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数日后,图书馆中,上百名士子各自潜心读书,整个房间只有笔不时碰到砚台发出的声音。

馆中备有桌椅,一大半人都执笔铺纸,一边看一边抄录。

这时,忽有一人走进来,轻咳了一声,朗声道:“诸位,秦县令念汝等远来,特建宏学馆一所。凡能通过测试者即可入住,提供食宿,不收分文,且可参与政令学习。”

众人都抬起头来,坐在门边看书的蔡邕皱眉道:“秦子卿这小子又在搞什么鬼?”

“子敬,去看看如何?”正在一角挑选书籍的刘晔闻言好奇地挑了挑眉毛,向旁边的鲁肃说道。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一向是知交好友,这次就是刘晔约了鲁肃一直来丹泉的。

两人走出门,只见图书馆对面果然有一间院子,门口坐着一名官吏,前面已经围了不少人在询问。

两人走过去,那官吏大声说:“要参与测试,请先排好队,登籍注名,领取号牌!”

这年头考试虽然不普遍,官员普遍靠推举,但汉朝却早有过策问的先例,众人倒也并不陌生,只是这种方式让人大感新奇。

刘晔鲁肃排队领了号牌,进入一间屋子里,每次桌子上已经放好一张问卷,刘晔拿起来看了一会,顿时一阵茫然。

这是什么啊?

问卷上没问什么史书经传,也没有诗词歌赋,只是提了几个看起来简单的问题。

在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