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组依靠着龙焱外骨骼提供的额外动力和冷却,依靠着精密的导航和顽强的意志,艰难跋涉。十天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目标区域。
只是眼前的景象令人振奋又心酸。
巨大的光伏阵列如同沉默的钢铁森林,矗立在焦黄的大地上。
虽然蒙着厚厚的灰尘,部分板面有裂痕或被杂物撞击的凹痕,但整体结构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工程师们在第一时间立刻投入工作。
清灰、检测线路、更换损坏的逆变器和连接器……
工程兵们则在外围警戒,同时清理场地,建立临时防御工事。
汗水如同小溪般流淌,防护服内的温度逼近极限。
但没有人退缩。
他们知道,每一块被擦亮的电池板,都意味着基地多一分希望。
三天后。
“报告!主线路检测完毕!损坏率约30%,核心转换单元完好!”
“报告!备用逆变器安装调试完成!”
“报告!清洁区域阵列初步测试,输出电压稳定!功率达到设计值的65%!”
成功了!
虽然只有65%,但这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清洁的太阳能!
行动组立刻架设起大功率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这些都是基于末世前从鹰酱国交换来的部分技术逆向研发,
将收集到的电能,通过加密的微波束,定向传输回烛龙基地!
当第一缕来自外部世界的、纯净的太阳能,
通过接收装置汇入烛龙基地的能源网络时,
整个指挥中心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虽然这点能量对于庞大的基地需求来说杯水车薪,
但它象征着一种可能!
一种摆脱地热和龙焱电池依赖、实现能源自主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
它证明了,旧时代的科技遗产,
并非完全无用,可以在废墟上被重新点亮!
光之翼行动组留下一个小队进行维护和后续的阵列扩展,
他们需要规划清理更多被掩埋的电池板,
主力带着成功的喜悦和宝贵的经验,开始返程。
他们沿途开始有意识地标记安全路线、潜在的水源地和可用的遮蔽点,
尽管大多是咸水或污染水,但起码有水!
这些都是在为未来的大规模资源采集和外部联络铺设道路。
与此同时,基地内部的生物实验室,代号绿洲的项目也在全力冲刺。
那种被探索队在发现的奇异紫藻,成为了全基地的希望之星。
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研究。
分析其基因序列,确认其安全性,
初步无毒,重金属富集在可接受范围,
测试其在不同光照、温度、盐度、营养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和营养成分。
结果令人惊喜:
这种被命名为源生藻的紫藻,生命力极其顽强!
能在高盐、高达五十度高温、甚至一定程度的污染水中快速繁殖。
其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脂肪15%,还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
虽然直接食用口感如同嚼蜡,且带有淡淡的腥味,
但经过简单的脱水和粉碎处理,混合进烛光青营养膏或合成淀粉中,
能显著提升食物的热量和营养密度!
更令人振奋的是,它似乎对净化水质有奇效,
能高效吸收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和部分重金属!!
“立刻启动大规模培育!”
吴卫国拍板。
农业区迅速划出专门的、利用地热余热和LED光照调控的藻类工厂。
巨大的透明培养槽被建立起来,里面翻滚着紫红色的藻液。
从基地有限的净水资源中,分出一部分作为种子水,
更多的则是尝试引入经过初步沉淀过滤的外部污染水进行培育。
效果显著!
源生藻在污染水中依然茁壮成长,同时水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澄清!
虽然还达不到直接饮用的标准,
但经过它净化后的水,再经过基地的循环系统处理,负担大大减轻!
食物与水,这两个生存最基础的命脉,
因为源生藻的出现,得到了强有力的补充和保障!
当第一批添加了源生藻粉、热量提升30%的新型营养膏配发下去时,
虽然味道依旧古怪,但人们吃得很踏实。
因为他们知道,这里面蕴含着新的希望。
在解决了最迫切的能源和食物水源问题后,
吴卫国和林风终于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外部幸存者。
新洛阳的教训历历在目,整合绝非易事。
他们制定了极其谨慎的星火计划。
目标为新洛阳残存人员,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小型、秩序尚存的幸存者据点。
原则上绝对隔离,
所有外部人员,必须先在远离基地主入口、专门建立的、具备完善生物隔离和监控设施的观察营进行至少30天的隔离观察和全面体检与心理评估
确认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