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全球冰封:重生后将自己上交国家> 第73章 灾难面前,个人极其的渺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灾难面前,个人极其的渺小(1 / 2)

新洛阳的幸存者就提到,他们曾收到过来自堡垒的求救信号,声称愿意用武器换取食物和药品,但贾世庭担心是陷阱,拒绝了,

后来才从其他渠道模糊得知,

堡垒庇护所当时可能已经发生内乱,

信号是叛军发出的诱饵。

还有一次,伊甸园庇护所曾向新洛阳哀求换取燃料,甚至提出用家族传承的无价艺术品抵押,但被新洛阳嗤之以鼻地拒绝了,

他们自己的燃料也很紧张。

这些脆弱的无线电波,最终传递的不是希望和互助,而是猜忌、冷漠和绝望的哀嚎。

它们如同一曲曲为私人庇护所理念奏响的挽歌,

记录了这些依靠财富和私欲构建起来的方舟,是如何在真正的末日考验下,一个个分崩离析,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终南山隐修会和桃源洞天,连同新洛阳,构成了国内私人庇护所崩溃的三种典型模式,

终南山迷信与狂热主导,崩溃于精神幻灭与人性的疯狂献祭。

桃源洞天是技术至上主义,崩溃于系统的脆弱性、AI伦理的缺失以及技术失效后的人性反噬。新洛阳则是资本与享乐主义,崩溃于资源分配不均、管理失效和内斗。

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各自的问题却是出奇的一致,

根基脆弱:建立在财富、特定理念或技术之上,而非国家力量、集体意志和科学全面的规划。缺乏韧性:没有冗余设计,无法应对多重、持续的极端打击。

内部矛盾尖锐:缺乏有效的、公平的分配机制和强有力的统一管理,危机来临时迅速滑向分裂和内斗。联系无效:彼此间的无线电联系充满了不信任、傲慢和无效沟通,未能形成真正的互助网络。这些案例被烛龙基地高层作为内部教育材料,深刻地警示着每一个人,

末日生存,绝非依靠个人财富、小众理念或单一技术就能成功。

强大的组织力、科学的统筹规划、严明的纪律、相对公平的分配、以及为国家民族延续而奋斗的信念,才是支撑烛龙基地走到今天、并有望走向未来的根本。

对外部幸存者的接触和援助,必须极其谨慎,

以保障烛龙基地自身的安全和稳定为绝对前提。

终南山的悲歌与桃源洞天的绝响,如同末世废墟上的两声沉重叹息,更加坚定了烛龙基地走自己道路的决心。

反观烛龙基地,

虽然有抱怨,有困难,有牺牲,

但强大的国家组织力、科学的规划、统一的指挥、相对公平的分配制度、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即使在末世也被艰难维系着,

使得它成为了这片废土上,几乎唯一的、还能保持基本秩序和文明火光的孤岛。

新洛阳等私人庇护所的悲惨结局,

通过探索队和无线电波传回后,

在烛龙基地内部引发了深深的震撼和反思。

它像一面镜子,让每一个人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在灭世级别的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小团体的利益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

唯有集体的力量、国家的意志、科学的规划和无私的牺牲,才能搏得一线生机。

这种认知,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巩固了基地的秩序,也让人们对未来之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探索,必须继续。

但连接,必须慎之又慎。

外面的世界,还有多少这样的绝望孤岛?

它们的存在,是潜在的威胁,还是……可以吸收整合的对象?

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情报和时间来回答。

洪炉纪元的烈焰依旧炙烤着大地,

但烛龙基地的人们,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和迷茫后,

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脚步也更加沉稳。

他们知道,他们的路,与那些私人庇护所截然不同。

他们的目标,也更加深远。

新洛阳等私人庇护所的覆灭,如同一面血淋淋的警示镜,

高悬在烛龙基地每一个决策者和普通民众的心头。

它带来的并非仅仅是恐惧,更是一种深刻的警醒和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烛龙基地内部,那种因高温、缺氧和资源紧张而产生的压抑与抱怨,被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韧的集体意志所取代。

人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秩序与安全,更加理解国家力量与集体主义在末日中的无可替代。抱怨少了,行动多了。

排队领取配给时,人们更加安静有序,眼神中多了一份理解。

在闷热的岗位上工作,汗水浸透衣衫,但抱怨声被咬牙坚持的沉默取代。

孩子们在地下学校的墙壁上,

画的不再仅仅是绿色的太阳,还有巨大的、保护着他们的钢铁堡垒,以及远方模糊的、象征着希望的灯塔。

吴卫国和林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

他们知道,这是将危机转化为动力的最佳时机。

启明探索队带回来的两样东西,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坐标和奇异紫藻的发现,成为了点燃燎原星火的关键火种。

一场代号复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