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十一只小鸡雏,她没在外头多耽搁,采买得差不多就直接回家了。一进门,便是一番忙碌。
第一件事,就是得给这些毛团团找个安身之所。唐宛进了后院的杂物间翻找,找出一个竹子做的老旧大罩笼,印象里这个东西就是专门用来关小鸡小鸭的。不过这玩意用不了多久,等小鸡稍长大些就罩不住了,到时候得把墙角那个塌了一半的鸡舍给翻修一下。眼下事情多,她选择先拖延一阵。
用竹罩笼把小鸡雏们安置在后院,上头的洞口用竹匾压好了,防蛇、防野猫老鼠。
随即回到前院准备鸡食。
正巧英娘送了今日的野菜来。
刚到手的小鸡雏还宝贝得紧,唐宛毫不吝啬,挑了几颗完整鲜嫩的马齿苋,切碎了拌上豆渣,掺入一些玉米碴子,送到后院去,又找出一个破了边沿的旧碗装了水。
与英娘两个都才十五岁的少女,一起蹲在罩笼边上,看了会儿小鸡啄食,才到前院结账。
昨日午后英娘她爹送来一筐春笋,那憨厚老汉不好意思多说话,便没当场结账。唐宛早已照实算了价格,这会儿便一并交给英娘。英娘收下钱串儿,高高兴兴地说:“我等会儿再进趟山,要是能多采些,娘子还收吗?”
唐宛点头:“收啊,我打算晒笋干,越多越好。”英娘应得欢快,并不久留,一溜烟跑了。
唐宛望着角落里已经堆起一堆的竹笋,这个带笋衣虽然能放几天,却也不能一直搁着。
晒笋干这事儿,得赶紧动手了。
可一转头,看见旁边陶盆里还放着昨日陆铎送来的两只山鸡和一条狍子前腿,这个昨日只简单收拾、用粗盐抹了一遍,要处理也得用上灶台。家里只有一口锅,似乎不太够用了。
唐宛心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还真是,处处都等着花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