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在大宋破碎虚空> 一灯大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灯大师(1 / 2)

第74章一灯大师

钟灵秀在河边搜寻片刻,找到两块合适的木头,一掌劈做两半。她没有半点高人风度,一块丢水里当滑板,一块夹在臂间,纵身跳进了暗流急湍的水里。和冲浪不一样,一叶渡江乃武功高手必备技能,依靠真气稳定身形,卸力助力。

水流急,钟灵秀不敢加速,缓慢地顺着暗流往前滑行。视野渐渐变暗,她蹲身免得碰到头。

飞溅的水花扑到脸上,脚下的木板被漩涡卷入水中,直直竖了起来,钟灵秀脚下用力,内劲蓄发,抗住这股磅礴的吸力,同时掷出第二块木板,在脚下的板子被撕成碎片的刹那跃出,落到第二块木板。她丢得远,飞得快,惊险落足,再一蹬步往前掠开十米。下一刻,第二块板子也进了漩涡,重复孪生兄弟粉身碎骨的命运。钟灵秀侧身翻滚,攀住洞穴侧面的凸起,再于空中翻身疾驰,冲向洞穴的尽头。

天地豁然开朗。

一股巨大的水柱冲向天际,于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虹桥。钟灵秀浑身湿透,找了个平坦的地方坐下,运功烤干衣服,顺便欣赏一会儿彩虹。远远的,不知何物的铮鸣回荡在山谷,激起阵阵回声。一个樵夫手持利斧,龙行虎步而来,双目炯炯:“阁下是什么人?为何擅闯此地?”

“这是你家?"钟灵秀笑道,“我瞧见这边风景好,上来赏一赏景致,误入宝地,倒是冒昧了。”

樵夫神色缓和,表情却依旧警惕:“这里不接待外人,姑娘早些回去吧。”“我好不容易才上来,不爬到山顶看一次日出未免可惜。“她内力浑厚,却故意不把湿透的衣服烘干,衣袂还有深深浅浅的水痕,“你家在山上么?能不能容我借宿一晚,若不便留客,容我换一身衣裳也好。”她年轻温文,样貌端庄,怎么看都不像恶人,樵夫果然迟疑,却还是说:“寒舍简陋,不便接待客人。”

“那就算了。"钟灵秀看见山崖下垂落的一根长藤,“我自己上去。”说罢便起身离开,去抓攀爬的长藤。

“且慢。“樵夫劈手砍下,不想她上去,可古墓轻功何等轻快飘忽,怎么可能被他捉住,一缕青烟似的飘走了。

但钟灵秀看看长藤,竞没有伸手,提起一口真气跃起,又施展出梯云纵身法,在制高点往前蹬足,脚尖踩在石壁上借力,一口气爬了五分之一。这是她目前高度上的极限。

钟灵秀捉住长藤,稍稍歇口气,梳理真气高速运转导致的喘息。片刻后,如法炮制,继续纵身攀上,看着下面的樵夫一点点变小,直至成微不可见的黑点。

最后五分之一,她不再逞强,攀着长藤爬到山顶。特色的梯田波光粼粼,青苗矮矮,有个农夫正光着膀子在地里插秧。他身边是一个年轻妇人,帮着清理淤泥,递水擦汗,赫然是武三通夫妇。“喂,你个姑娘怎么上来的?"农夫大喝,“我问你话呢。”钟灵秀不搭理他,环顾四周,见不远处又有一座山头,中间架着道横梁,在狂风下摇摇欲坠,比玻璃栈道吓人得多。但她三次穿越,分别在恒山、武当山、终南山修炼,早就不怕山之险峻,运气奔出,直奔前方的横梁。农夫追过来,却完全追不上,眼睁睁看着她冲过去,遇见断口也完全不减速,纵身一跃就过去了。

一连飞过数次断口,便见一书生横在路中央,前有缺口,后有缺口,两边便是万丈深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恶至极。书生模样的人拢着书卷,彬彬有礼地问:“姑娘擅闯此地,所为何事?”“你们这里很有趣。“钟灵秀吐出气,意犹未尽,“一关比一关险,我现在相信尽头有我想找的人了。”

书生摇头:“姑娘,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四个隐居的普通人,请回吧。”钟灵秀道:“山势险峻,我不想伤人,你要怎么样才能让我过去?”“姑娘想找什么人?"书生问,“在下不才,读过两年书,兴许能帮你解惑。钟灵秀稍稍一想,坦白道:“我曾往天龙寺一行,讨教段氏绝学,未能一睹真容,有人告诉我,这里能见到段誉留下的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我就过来了。”

书生沉吟:“可这里并没有段氏后人。”

“我又不是非要找段氏后人。"她说,“只要能让我看到这两门武功,谁使都一样。”

书生笑了:“姑娘是好武之人,不知师承何处?”“终南山。”

书生蓦然讶异,打量她的道姑装扮,将信将疑:“你是全真弟子?”“祖师与重阳真人是故知。”山风凛冽,吹得树木东倒西歪,钟灵秀负手立在石梁上,发梢随风而动,“好啦,让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山上有段氏后人,你们四个武艺高强,偏又甘心做个隐士,在大理这地方,有这等能耐的莫过于五绝之一的南帝。”

她说,“大理的皇帝都爱出家,我猜段皇爷也一样,我说得可对?”书生默然片刻,道:“姑娘聪明过人,可想要过我这关,得解我三道题才行。”

“我这人笨得很,最不会做题了。“钟灵秀自知才华平平,不和他们玩,双眼轻轻睁开,使出九阴真经的移魂大法,望着书生道,“请带路。”书生只觉她的笑容如涟漪晕染,神思一下渺远,下意识地起身。耳畔忽清风过,眨眼间,她的身影便掠过了他侧身,纵身驰过缺口,潇潇洒洒地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