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在汉阳(2 / 2)

冬日的长江别有风光。”

“六哥说得是。"钟灵秀取出随身带的竹笛,“我吹首曲子。”她坐到船头,见江河滔滔,无端想起鄱阳湖上的旧事。曲洋、刘正风琴箫合奏,曲非烟稚嫩可爱,令狐冲满腹愁绪,喝得醉醺醺,笨蛋酒鬼一只。

此情此景,当奏《笑傲江湖曲》。

她横笛在唇边,按压笛孔,绵绵无尽的气息吹入竹管,震荡回响,流泻出动人至极的旋律。

清脆的笛音在内力的传递下徐徐荡开,使得江上其余的船只也静谧了声息,安静地听着这彻响江湖的曲调。

他们想起了许多事。

少年壮志未酬,空老沧州。

爱侣劳燕分飞,未能携手。

武林风波诡,习武岁月催,有几人能笑傲江湖?徒留唏嘘。

“好曲,“远处有扁舟一叶,一个白袍书生合掌微笑,“好佳人。”双方相隔甚远,对方的声音竞然清晰地传到舱内,宋远桥登时皱眉,扬声喝问:“在下武当宋远桥,阁下是谁,何以无礼?”谁想对方并不理睬,朝这里睇过一眼,昂然离去。过江就见到了黄鹤楼。

钟灵秀仰起脸孔,仔仔细细打量这座千年名楼,不禁欢喜。四百年时光,此黄鹤楼与彼黄鹤楼差距不多,只是位置变了,下头摆摊的人变了,现代的新一点儿,这里的旧一些,不过同样的人声鼎沸,挤满来往的游客。

下头有人卖点心,殷梨亭掏钱给她买了碗紫苏饮,她递给纪晓芙,他红脸,又另外买了杯。

钟灵秀咬住芦苇管,含混道:“六哥,我还想吃点心。”“好。"殷梨亭连忙掏荷包,买下街边的数样点心,裹出老大一个油纸包。钟灵秀塞给纪晓芙,两个女孩儿挽手登楼。楼不高,视野逐渐拔起,街景人流铺陈开来,与远处的长江景色衔接,水光渡染天际,层层递进,一幅生动至极的俯瞰画卷。宋远桥和纪大哥故意走远两步,让他们交谈。钟灵秀假作欣赏文人墨客的诗词,在题词壁前徘徊,崔颢的墨宝早就不可见,其他的诗词总差一筹。人来人往中,她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

对方视线炽热,不假掩饰,即便不懂武功也不难找出始作俑者,正是此前江上见过的白袍书生。

他身上拢着一层红光。

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男子,长相俊雅,身形挺拔,眼下略有皱纹却不显老态,风仪颇佳,且身负上乘内功,衣袂无风自动,在庸庸世人中鹤立鸡群,最最重要的是,他出现在纪晓芙身边。

莫非是杨逍?

他武功高,应该比她现在强一些,适合做近两年的对手。钟灵秀心念电转,不动声色地扭回头,继续欣赏墙上的题诗。“小秀。“宋远桥忽而出声,指着远处道,“你瞧这里的风景。”钟灵秀不用猜也知道,他肯定是发现了杨逍的异常,怕她被人惦记,叫到身边看护。她温顺地应声,走到大师兄身边欣赏风景。黄鹤楼不大,看半个时辰足矣。

纪大哥说定了酒席,请他们赏光。

于是,众人在酒楼入座,一边欣赏长江美景,一边品尝酒菜,清蒸武昌鱼,三道蒸菜,莲藕排骨汤,襄阳缠蹄,滋味都很不错。又盘桓两日,于年关前告辞回殷家。

殷梨亭留在家中,陪父母过年,宋远桥则带着钟灵秀回武当。一路无事。

宋远桥终于松口气,开口关照:“小秀,我们在江上见到的书生行事张狂,恐非正道,你今后见着他,尽量离他远一些。”她点头:“好。”

江湖登徒子甚多,宋远桥不再多言,与留守山上的师兄弟说起汉阳的种种,大家都为殷梨亭高兴。

钟灵秀也是。

如果那人真是杨逍,他对她感兴趣,比对纪晓芙感兴趣省事多了。但这话不能说,她看着热络的师兄们,识趣地早退:“师兄们慢慢聊,小妹久不练功,得回去补课了。”

俞岱岩道:“不必苛求自己,顺其自然。”俞莲舟也说:“你年纪还小,切莫拔苗助长。”“二哥、三哥放心。"她谢过他们好意,施礼告退。紫霄宫的香炉又燃起檀香。

钟灵秀嗅着熟悉的烟气,脚步轻盈迈出,一晃眼,已过十步台阶,再一晃,身影没入幽深小径。

她说谎了。

出门的两个月,她与笑傲时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内息。日升月落,阴阳轮转,真气在体内汇聚,涓流化江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