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修行岁月
辟邪剑法屡战屡败,久无寸进。
钟灵秀思来想去,怀疑是自己水平不到家才学不会,遂改变主意,向定闲师太讨教今后的练功方向。
掌门不曾令人失望,说她内功已小成,爬山挑水都无法再给予助力,要逐渐从外转内,注重内息的蕴养与控制,最后达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恒山心法的至高境界乃是′菩提根深,拈花一笑。“定闲师太捻动佛珠,不疾不徐道,“枝繁叶茂,重在根深,拈花莞尔,轻在收放自如。”钟灵秀似有所悟。
小说里常出现的什么六十年内力如何如何,其实已经说得十分明白,想要内力深厚,唯有日以继夜苦练积累,一朝一夕,一年一岁累加,积累越多,内功也就越深。
此所谓“菩提根深",简单来说就是厚积薄发。拈花一笑也好理解,她无法使用绣花针御敌,就是做不到举重若轻,真气灌注不曾伤敌,先把载体崩了。能收能放,能挥洒自如,才能真正做到摘叶飞花伤人“弟子受教。”
钟灵秀回归从前,随四季变化修行。
冬季喝酒吃肉,闭门炼内功。
上午打坐吐纳,收拢经脉中产生的真气,令其沉淀融合,蕴杰于丹田。同时,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缕内力游走,整个人静中有动,蓄势待发,相当于内息版本的负重训练。
下午绣花,分出一缕真气附着于细细的铁针,虚捻着线穿针缝纫。没几日,她屋里的墙壁、地板、桌案就全是针眼窟窿,碎布料洒一地,全是没吃住她内力崩裂的报废品。
但钟灵秀兴致勃勃,一点没觉枯燥。
她感觉这个训练很像从前漫画里的修行,人家爬树踩水,她绣花裁衣,本质上却殊途同归,适合搭配舒缓的BGM。可惜,笛萧尚未学到家,唯有火盆中的火舌舔舐木炭,偶尔跳出一两个“噼啪″的音节。
二月开春,冰水化冻,万物生发,正好将蕴藏一冬的精气抒发于剑法。钟灵秀换上轻薄的衣衫,钻进山里练剑。
恒山剑法热身,回风落雁剑打底,练到气血涌动,状态最佳,改换辟邪剑法,以气驭剑。
这是她冬天琢磨出来的思路,辟邪剑法的源头是葵花宝典,葵花宝典曾惹出华山的剑气之争,换言之,这门功夫的关键就在于剑与气。所以,她之前理解的以剑激发真气完全错误,正确的做法是真气牵动剑舞动。
前者在于放,后者却在于收。
这次果然好得多。
难怪岳不群能够练成,确实与华山有缘。
山里的春天很长,直到端午才感受到夏日的炎热。钟灵秀在恒山窜来跑去,寻遍多个山头,终于发现一个适合的小瀑布。她喜出望外,给自己砍木头打木桩,在附近搭建一处三角棚,在白云庵捎上三天干粮,窝在瀑布边苦练剑法。
这不愧是武侠文必备的练剑宝地,水流无形,伟力磅礴,缓和时似面对一位内力深厚的世外高人,急促时堪比训练有素的多人群殴,什么时候都能带来新鲜感。
她每天清晨先用铁锅烧水,倒入米饭、鸟蛋和腊肉,煮一锅大杂烩就开始练。
饿了吃饭,渴了烧水,困了睡觉。
每十天回庵堂一次,烧热水好好洗个澡,练琴消化感悟。月底下山一趟,看看有无自己的信件,买点日常用品,比如红糖、细棉布、雄黄艾草,山里虫蚁多,少不了这些。六月有两封信至。
一封来自华山,令狐冲说已经收到她的信,会尽量想办法,他还没有学紫霞功,最近在学师父的太岳三青峰,虽然只有三剑,可威力不容小觑,改日切磋再向她讨教。
另一封来自衡阳,刘正风已回到家中,回复了她关于吹笛技巧的疑问,让她勤加练习,又附赠曲谱两份,没有谈及退隐江湖一事,显然还不曾下定决心。钟灵秀花了点时间给二人回信,并捎去恒山特产若干。秋天的金黄来势汹汹。
农民忙于秋收,朝廷赶着收税,野兽勤加捕猎,扰得人不得安宁。钟灵秀忙活了三个月,不知道自己忙什么,反正事情很多。然后一眨眼,初雪纷扬而落,今年已经走到第四季度。她领了砍柴的活计,天天在山上拿辟邪剑法砍树,攒到厚厚一垒就拿绳索捆紧,背负下山。
柴火大大小小堆起来比她人都高,可背着竟不觉吃力,倒是鞋履又磨破了。赵珍儿托丈夫送来亲手纳的鞋底,传口信说她已怀有身孕,待孩子落地,要她千万记得来喝满月酒。
钟灵秀满口答应。
山中无岁月。
印象里,赵珍儿似乎才怀孕没多久,眨眨眼孩子就会叫人了,被她娘抱在怀里跪拜观音。钟灵秀送她一把小银锁,差点被扯散头发。她现在可是恒山派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竟然被弄得如此狼狈,实在可怕。令狐冲好像也成熟不少,上月的信说奉师命下山,在汉中遇见青城派的英雄豪杰,根本不经打,被他取了什么青城四兽的绰号,为此挨了岳不群一顿好骂,被关在华山修身养性。
刘菁年方十五,刘正风已为她订下亲事,也是这一年,他正式隐退江湖。和原著中大张旗鼓的金盆洗手不同,钟灵秀与令狐冲已是知情人,且未必是唯二的知情人。岳不群心思缜密,定闲师太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