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114章 腐儒妄议君臣礼,帝问难题困老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腐儒妄议君臣礼,帝问难题困老臣(1 / 2)

小太监刚报完“翰林院编修跪殿外求情”,奉天殿的门就被推开。

十几个青袍编修跪在门槛外。

为首的是翰林院修撰吴伟,去年的状元郎。

此刻,他头抵着砖面,声音带着哭腔:“陛下!王给事中虽言语冒失,却也是一片忠心!求陛下念在他初入官场,饶他一次!”

编修们跟着附和。

声音此起彼伏:“求陛下开恩!”

朱厚照没看他们。

目光依旧落在殿内的王昭身上。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忠心?朕倒要听听,他的「忠心’是什么样的。”

王昭见殿外编修们为自己求情,胆子又大了些。

腰杆挺得更直,唾沫星子随着话语飞溅:“《论语》有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先帝爷定下的内阁票拟制度,是为大明长治久安,陛下刚登基两个月,便要改如此根本的规矩,怕是……怕是有违孝道啊!”

他往前迈了半步。

声音响彻奉天殿,像是要把“孝道”两个字砸在每个人心上:“臣知道陛下年轻有为,想革除弊政!可孝道乃立身之本,若连先帝的规矩都改了,天下人会说陛下“不孝’,后世史官会写陛下“违父志’一一陛下难道要背负这样的名声吗?”

“够了!你给我住嘴!”

马文升猛地抬头,声音里带着哭腔。

额角的血印还在渗血。

他太清楚了,“违孝道”这三个字,比“骂暴君”还戳陛下的痛处!

先帝是陛下最敬重的人,王昭拿“先帝”当挡箭牌,说陛下“不孝”,这是把陛下往死里逼!他偷偷瞥了眼朱厚照。

见少年天子脸上没表情,眼神却冷得像冰,比殿外的秋老虎还灼人。

心里最后一点侥幸也没了。

今天别说保王昭,自己能不能保住吏部尚书的乌纱,都是未知数!

李东阳闭了闭眼。

再睁开时满是绝望。

手指攥着朝笏,指节泛白。

他活了五十九年,见过愣的言官,却没见过这么愣的!

王昭这话明着是说“违孝道”,暗着就是说陛下“不孝”,这已经不是犯傻,是拉着整个文官集团一起找死!

昨天陛下刚用罪证压服百官,今天就被戳“不孝”,怎么可能轻饶?

内阁大佬和六部九卿站在一旁。

大气都不敢喘。

看向王昭的眼神像在看一个死人。

这小子怕是读死书把脑子读坏了,没看见马尚书磕头出血?

没看见李阁老脸白如纸?

还在这儿提“孝道”,纯属自寻死路!

王昭却没察觉。

见殿外编修们还在求情,满心期待朱厚照“虚心纳谏”。

他说完最后一个字,得意地扫了眼周围噤若寒蝉的官员,仿佛自己是力挽狂澜的忠臣。

可等了半响,奉天殿里只有殿外编修们的求情声,还有檐角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

朱厚照还是那副样子。

手指轻轻敲着龙椅扶手,节奏慢悠悠的。

目光落在王昭脸上,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王昭心里发虚,试探着拱了拱手:“陛下?臣……臣说完了。”

朱厚照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了编修们的求情声:“说完了?那朕来讲几句。”他从龙椅上站起身。

明黄色龙袍在殿内光影里浮动,金线绣的十二章纹晃得人眼晕,带着股迫人的威压:“李东阳、马文升,出班。”

“老臣在!”

两人同时应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膝盖“咚”地砸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听得人心头发颤。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千斤重:“跟我们王大人说说,这世上,是君父大,还是臣子大?”

这话一出,奉天殿瞬间死静,连殿外的蝉鸣都像被掐断了。

李东阳和马文升“噗通”一声跪得更直。

腿肚子转筋,冷汗顺着额角往下淌,浸湿了花白的胡须。

这是什么问题?这是要他们的命啊!

君父自然比臣子大,这是大明的君臣伦理,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可王昭刚才引《论语》说“孝道”,说要守“先帝的规矩”,陛下此刻问这个,分明是在说:王昭以“臣子”身份议论“君父”(陛下)定下的规矩,本身就是“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

可这话他们能说吗?

王昭是言官,是“清流”,言官的职责就是“规谏君主”,他们要是说“君父大”,就等于承认王昭“以下犯上”,是打所有文官的脸,往后言官还怎么“进谏”?

要是说“臣子大”,那更是找死,藐视君父的罪名,能让他们抄家灭族!

马文升的嘴唇哆嗦着。

张了好几次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手撑在金砖上,才能勉强不倒下。

他现在才明白,陛下哪是让他们“教”王昭,是让他们自己往死套里钻!

李东阳闭着眼,心里一片冰凉。

他算是看透了,陛下从一开始就没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