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71章 诏狱残阳里,旧臣谢幕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诏狱残阳里,旧臣谢幕时(3 / 3)

甜丝丝的。“皇爷,您脸色不太好,要不要歇会儿?太医说暑天宜静养,您今早去诏狱,怕是受了暑气。”朱厚照摇摇头,端起绿豆汤喝了一口,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却没驱散心底的沉闷。

他拿起案上的判罚决议书,上面的签名还带着淡淡的墨迹,马文升的笔力遒劲,周经的字迹歪斜,毛澄的画押模糊,像是一个个凝固的惊叹号,刻着“文官集团的落幕”。

就在这时,暖阁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陆炳掀帘进来,单膝跪地,声音低沉:“陛下,刘健、谢迁……已经自尽了。”

朱厚照握着汤碗的手猛地一颤,绿豆汤洒在明黄的龙袍上,咽开一小片深色,蜜枣滚落在案上,发出“咚”的轻响。

他看着陆炳,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一个字一一明明是他要的结局,明明是“清算旧臣”的胜利,心里却没有预想中的畅快,反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堵得慌。

陆炳低着头,继续道:“刘健写了一幅字,四个大字“大明永固’,笔力遒劲,只是最后一笔有些抖;谢迁喝了茶,说“好茶,还是家乡的味’,走的时候……很平静,没有挣扎。”

暖阁里静得可怕,只有冰盆里新换的硝石“滋滋”作响,冒着细密的白雾。

朱厚照望着窗外的烈日,阳光刺眼得让他睁不开眼,他忽然想起弘治爷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刘健、谢迁是忠臣,要好好用”一或许,弘治爷没说错,只是他们的“忠”,带着太多文官的“痼疾”。“知道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按“三品官’的规矩,厚葬吧,墓碑上……别写罪名,只写他们的官衔和名字。”

“臣遵旨。”

陆炳躬身退下,脚步放得很轻一他心里清楚,皇爷此刻的沉默,不是软弱,是对“时代落幕”的唏嘘,是对“改革代价”的掂量。

张永看着朱厚照沉默的背影,不敢多言,只是悄悄收拾了地上的狼藉,捡起那颗滚落在案角的蜜枣,放进碟子里。

他伺候过先帝,知道孝宗爷有多看重刘健、谢迁,或许……皇爷此刻的沉默里,也藏着一丝对先帝的愧疚,藏着对“铁血改革”的反思。

暖阁外的蝉鸣依旧聒噪,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晃得人眼晕。

朱厚照拿起刘健留下的那幅字,宣纸上的“大明永固”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却透着一丝苍凉,墨迹还没完全干透,边缘有些晕开。

他忽然想起刘健最后那句话“军机处需得找懂民生的文官襄助”。

或许,他真的该好好想想了,军机处不该是“打压文官的工具”,该是“整合力量的中枢”,有武将的锐,有太监的忠,也该有文官的稳。

就在这时,暖阁外传来小太监的轻报:“皇爷,韩文大人求见,说有盐税改革的章程要呈给您。”朱厚照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一一或许,改变,已经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