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营操练的具体建议:
“一曰明心志:需让士兵知为何而战,每月宣讲边镇战况,让他们明白操练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应付差事……”
“二曰练实战:废除“排阵迎驾’等花架子,改练短兵相接、骑兵冲锋之术,每日至少两个时辰实战演练……
“三曰严军纪:凡吃空饷、旷操者,轻者杖责,重者除名,将领徇私者同罪……”
“四曰优待遇:每日需有一餐肉食,冬衣需厚实,军饷按月发放,不得拖……”
每一条都写得极细,连士兵的饮食、冬衣厚度都考虑到了一一他知道,士兵吃不饱、穿不暖,再怎么练也没用,心散了,队伍就难带了。
他写得专注,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响,像春蚕啃桑叶,又像战场上的脚步声。
写着写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窗外的天空被夕阳染成了一片橙红,云彩都像着了火,映得屋里也暖融融的。
他点亮油灯,灯芯“噼啪”炸了个火星,照亮了他的脸,也照亮了纸上密密麻麻的字。
他抬手揉了揉眼,眼里布满血丝,却没停笔一一他要赶在明天去京营前,把这份疏奏写好,呈给陛下,让陛下知道他的决心。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进来,像银纱一般,落在纸上,也落在他专注的脸上,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剪影,挺拔而坚定。
他知道,明天去五军营,等着他的,怕是一堆软钉子,甚至是明刀暗箭一一那些勋贵将领,绝不会轻易让他一个文官动他们的“蛋糕”。
根深蒂固的旧规矩,比石头还硬,想打破,难如登天。
但他并不害怕,笔杆在手里握得更紧了,指节都泛了白。
因为他心里有底一一陛下那双眼,那句“别让朕失望”,那柄尚方宝剑,就是他的底气,是他最硬的靠山。
“臣,定不辱使命。”
王守仁对着油灯,轻声说道,声音虽轻,却像砸在石板上,透着无比的坚定。
这声音,是给自己打气,也是给远方暖阁里的少年天子,递去一句无声的承诺。
夜渐渐深了,翰林院的小院安静下来,只有墙角的蟋蟀,“唧唧”叫着,打破了夜的寂静。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盏油灯的光,在黑暗中晃啊晃,像颗不肯灭的星,执着而明亮。灯光里,藏着一个文人的执拗一一他不信文官只能舞文弄墨,不能掌军;不信积弊不能清除,不能让军队重焕生机。
也藏着一个王朝的希望一一只要有陛下的信任,有敢做事、能做事的人,这大明的军营,这大明的天下,总会好起来的。
灯芯又炸了个火星,他抬手,轻轻吹了吹纸面,墨字干得更快了。
明天,将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