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冒认天子[三国]> 第四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3 / 4)

奔头了。“陛下认识荀攸?”

“算不上认识吧,只是听过他的名字,“刘秉晕晕乎乎地答道,“颍川荀氏子弟里出仕的那些,我大多听过些传闻。”

也不知道与他有关的消息,到底在京中是如何传的,先有董卓给他送了个助攻,荀爽和蔡邕更厉害,直接给他送人,还一送就是个军师。幸好他还记得自己是穿越的,要不然真以为自己是走丢的皇帝了。这军师还不仅能让吕布跟于夫罗长脑子,更能拉动外援。“…并州现在是没有并州刺史和并州牧的。"刘秉握住刘备的手,忽然多了几分力道。

“是。“刘备点头。

前并州刺史丁原为吕布所杀,前并州牧董卓并未真正上任。“也就是说,吕将军的这一次出兵,在荀公达的协助下,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我们拿下了南匈奴这一路援兵,还震慑了作为并州腹心的太原,让并州的大汉兵马也可能尽快为我等所用?”

“臣认为确是如此。“刘备说得笃定。

虽然刘秉此刻在名义上是遭到废黜的皇帝,但吕布在并州有名望,于夫罗在并州有南匈奴王室的名头,可以重掌南匈奴兵马,围观的并州正规军还看到了他们的本事,相比于远在洛阳的董卓,他们应当会更愿意听从吕布的调遣,听从刘秉这位陛下的安排。

说此次出兵并州,是事半功倍了,一点也不为过!陛下如今虽然还是只掌握着河内、河东两郡,但只要并州妥善收尾,将一应物资与兵马运送南下,完全可以说,是势力翻了个倍。“我看,陛下发号施令,声讨董卓,也可再有底气一些。”听着刘备信誓旦旦的话,刘秉若有所思:“更有底气…”这话隐约触动了他的灵感,但这灵感稍纵即逝,他刚走出两步,又忽然忘记自己方才想到的是什么。眼见刘备又要开口,刘秉连忙打断了他的话,“晚些再说,我去想些事情!”

他脚步匆匆地重新回到了他在河东太守府内的院落,重新取了纸笔在前。一时之间,那个灵感越来越强烈,直到他忽然拍案,想通了自己该当如何破局,才能继续维系住这个身份。

但从刘备所见,却是陛下院落中的灯亮了整整一夜,仿佛透过纸糊的窗户,还能看到那道坐在桌前的身影。

直到清晨的天光亮起,刘备才听到了有人传唤,请他去见陛下。他推门而入,就见陛下支着胳膊在桌案上,半撑着额头,眉眼间满是倦怠与疲惫,嘴唇也有些失色,用着略显嘶哑的嗓音说道:“替我将这份檄文誉抄上数十份,张贴在河东河内的郡县中。”

刘备接过了檄文,刚有些疑惑,为何陛下写出的字迹涂涂抹抹,又如此凌乱难看,便忽因看清了上面的内容而脸色骤变,那疑惑的也顿时得到了解释:“陛下,您……

“别说了,去做吧。“刘秉咳嗽了两声,“我有些累了,让我好好休息一阵。这誉抄分发的事情,就全权托付给玄德了。”刘备怀抱着这份潦草的手书走出院门,仍有些心神恍惚。但一想到合上门前陛下最后投来的那个眼神,他又再不敢耽搁,连忙回到了屋中,预备将这份天下间最为独特的檄文认真誉抄。

可在提笔的那一刻,刘备又发出了一声慨叹:“陛下……”他何德何能,能跟随这样的一位陛下。

曹昂有些奇怪地向前看去,不知为何在他暂住的野王县府衙之外,会忽然这般人声嘈杂。

算起来他在此地已住了四日了,在司马懿的带领下,将野王县内外都走访参观了一番。越是了解此地,他就越是觉得,兖州陈留的条件本应比河内更好,但若说秩序与福利,却远远比不上此地。

又因此地的百姓各自有事可做,少有见到聚众打闹吵嚷的情况发生,却不知为何,忽然闹出了这古怪的动静。

曹昂毕竞是个好奇心不小的年轻人,虽然明知此行已被叮嘱了要遇事沉稳,还是免不了拨开了人群,凑到了前头。“你挤什么?“一名壮汉冷不丁回头,向着曹昂瞪了一眼。曹昂连忙回以抱歉一笑:“我只是想问,前面发生了何事?”那壮汉见他面容和善,举止大方,收起了怒容:“你刚才没听差役们说吗?陛下现下正在河东河内,我们此前所享有的种种,都是因陛下而来的!”“……此事我知道。"曹昂答道。但若是他在此地没感觉错的话,陛下在此的消息并未广而告之,或者说,没有刻意地宣传,怎么忽然就公告出来了?总不能是因为他带来的消息吧。

那壮汉奇怪地看了一眼,似乎是把这个"我知道"重复了一次,这才继续说道:“那你不知道前面的事情?陛下发了一份讨伐董卓和伪帝刘协的檄文!曹昂一听这话,连忙又向前挤了挤。

正听到前方有人在问:“这句是什么意思?”“意与天下更新,不期倚仗非人…“答话的人摇头晃脑地解释,“就是说,陛下原本想要改变先帝在时的一些情况,没想到朝堂局势托付给了错误的人,导致了董卓入京。”

“……可我听说,陛下登基的时间不长,都未必能自己决定多少事情呢?怎么把这件事就揽在自己身上了?”

“你想想啊,要是之前陛下就已在河东,还做出了这么多事情,他是不是喜欢把事情往自己肩上揽的脾性?”

问话的人有些恍然地“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