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5章
身份证有拍摄的照片,真正的实名制。
很多达利特都没有名字,或者是类似傻子之类的名字,这就需要临时起名字。
在起名字的时候,达利特因为没上过学,不知道怎么起名字,很多都是选择用自己听说过的神话故事里的名字。
也有不少人想给自己女儿起名萨沙,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直接拒绝,村里一堆萨沙有点太奇怪。
还是登记人员给他们起的名字,想到什么就叫什么,这些人也不拒绝登记人员起的名字。
毕竟,登记人员的态度有那么亿点点不太好,拍照的时候速度也是格外的快。
于是,许多人拿到自己身份证的时候,都被身份证里的自己吓了一跳,自己……难道就长这个样子吗?
他们没有镜子,只能通过河水来勉强看到自己的长相,身份证是他们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自己的长相。
这种带塑封的身份证让村民们爱不释手,这是区分他们跟其他人的证明,有人用捡碎布片把身份证绑起来,挂在自己脖子上。干活的时候,遇到其他村子的人就挺起胸膛,让对方看看自己的身份证,还会像模像样的指着身份证上的英文,跟对方说这些英文都是什么。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上面的英文是什么,胡乱编造,有时候指着颁发单位说是自己的名字。
身份证是英文也是有原因的,印度很多邦都有自己的语言,是语言,不是方言,在语种方面就有根本的区别。
这也是印度很难推动语言统一的原因之一。用英文全国通用,用其他语言,换个地方,别说对方不认,甚至可能会挨一顿打。
没错,在维护自己语言这方面,印度人依旧发挥自己民粹的传统,坚定维护,坚决排外。
有的邦甚至要求所有在本邦工作的人都要使用本邦语言,商铺标语也要用本邦语言标语,只要不是,那就□□。
对于村民们这种炫耀身份证的行为,小卖铺适时推出身份证卡套,可以把身份证塞进去,有绳子可以挂在脖子上,跟工牌差不多的设计。不算贵,十几卢比一个,一个能用很长时间呢。萨沙本来没想着这玩意能卖出去多少,也就没做多少,没想到销售情况还挺不错。
第一批制作的很快就让人买完了,还有人问什么时候还有,他们也想买。在小卖部,有不少萨沙觉得是必须品的东西,销售效果都不如工牌,这种情况让她觉得还挺奇怪的。
十几卢比不贵,可对他们来说不算是小钱。自从友善村翻新之后,小卖部的营业额一天多于一天,萨沙猜测可能是他们有房子之后,觉得人生目标已经完成,有了兜底,钱就不需要一直留着用来兜底。
乔蒂在村里跟村民聊天后告诉她真相,大家觉得,现在的日子已经是不敢想象的日子,每活一天都是女神的恩赐。
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说明是女神赦免了他们的罪孽,他们随时都可以投胎转世,所以要把钱尽快花出去。
不花出去,难不成留给自己的不孝子?孩子孝不孝顺,他们再了解不过了,因为他们就是不孝的孩子。
在印度,为了继承父母的工作,把父母给杀了,或者是求父母自杀,也不算是很罕见的情况。
注意,这里是需要继承才能获得的好工作,不是那种人矿工作,人矿工作随随便便就能找到。
这样的家庭,通常条件在印度已经算是中等条件,超越百分之八十的印度家庭。
养老问题那就更糟糕了,活不到老还算是幸运的,如果活到老,家里孩子又不孝顺,那就完蛋了。
社会普遍没有尊老爱幼的传统,有的只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当老人没有生存能力的时候,社会会让他看到什么叫残忍。印度生孩子,不是奔着养儿防老去的,是奔着投胎转世去的。就像前面介绍的,他们相信人都会投胎转世,他们的孩子可能就是自己某个亲人的转世,他们自己将来也要投胎转世,所以需要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那么多亲人等着投胎呢。
不过他们又相信赎罪之后,下辈子会投胎成为婆罗门,这就属于左右脑互搏,当然,他们左右脑互搏的事情也不是只有这一件。总之,因为这样的原因,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之后,村民们的消费意愿大大提高。
萨沙前脚发出去的工资,很快就能收拢回来一大半。萨沙挣到的钱,都通过黑市,换成了美元,美元结实啊,这个时候还没那么容易贬值,尤其是……它不会说废钞就废钞。存银行那就更不可能了,萨沙计划先在村子里自己开一个银行,以后自己的钱就存自己的银行里,这样才放心。
不止是她的钱,还有村民们的钱,也要存进来。利息是没有的,能帮你保管好你的钱,需要的时候一分不少还给你,还想要利息?
她可不是那些黑心银行,一句银行倒闭了就打发人的那种,她不会倒闭。本来萨沙计划的好好的,银行地址都选好的时候,发现这个月小卖部营业额直线下滑,村民们也总是一副没有钱的样子。钱没有在他们手里,也没在她萨沙手里,那是让谁偷走了?她的这套生态循环还没循环几天呢,就有人想从这里面捞她的钱?这谁能忍!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