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4 章(1 / 2)

第34章第34章

萨沙砸吧嘴,支支吾吾半天什么有用的也没说出来,前村长只能回到家抱怨萨沙不舍得跟他说实话。

身份互换,他肯定也不会跟萨沙说自己成功的秘诀,不过不妨碍他抱怨。他们走是坐火车走的,坐的还是豪华车厢,这种车厢,,只有高种姓能坐,价格也贵,跟其他火车的连接处还有专人管理,防止其他人过来打扰贵宾。挂票当然跟这样的车厢是没关系的,这样的车厢很多时候甚至坐不满,就显得更加宽松,更加舒适,价格当然也更贵。从小地方到孟买,前村长也没见过孟买这样的大城市。萨沙虽然没跟他说小秘诀,不妨碍他有自己的小秘诀。村子里高种姓不少,为什么他是村长,他是婆罗门,能在印度活这么长时间,都有自己的能耐。

前村长的消息秘诀就是,找萨沙的手下。

没错,大家怎么也算是一个地方出来的老乡,互相帮衬也很正常吧,大家都是婆罗门,婆罗门帮婆罗门。

这会儿前村长又不纠结萨沙的姓名了,需要的时候,他可以承认萨沙是婆罗门。

这群人也很奇怪,在国内的时候,打生打死,出了国,很快就团结起来。一个公司,如果招进来一个印度人,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印度人就像有丝分裂一样,一带二,二带四……无限繁衍。就像是蟑螂一样,当你在某个地方发现一个印度人,代表着这里有很多印度人。

他知道萨沙的手下阿尼尔在孟买,虽然不知道具体住在什么地方,没关系,萨沙跟甘谷拜认识,甘谷拜住什么地方,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这就是他的计划,萨沙还不知道呢。

前村长走了,萨沙直接找人把他家给拆了,他家算是友善村的钉子户。全村只剩下他家还没整改,现在总算是整整齐齐。碍事的人一走,萨沙就开始放飞自我,村里土地全部整合,一部分村民专门负责种地,当然,要培训上岗的。

不培训的话,按照他们之前的种植方式,这么多地产量低的可怜,再出点什么天灾人祸,饥荒并不困难。

她上一季种植的水稻,亩产在村里是最高的,不夸张的说,说不定在整个阿萨姆邦都最高。

水稻收获的时候,村民看到她家的水稻,更加坚信萨沙是女神,要不怎么她家的水稻产量这么高?

别的村子在卖粮食的时候,萨沙把粮食晒干储存起来,为以后做准备,不管粮商开什么高价,都不卖。

这时候看起来的高价,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是有钱也买不来的粮食。这点在孟买就能看出来,甘谷拜吃的就是高价粮,根本没有便宜的粮食,底层人就靠吃各种树皮土之类的。

有时候也会去河里捞人或者是鱼吃。

恒河里的鱼比其他河的鱼类资源都要丰富,这里的丰富不是品种,是数量和重量。

由于恒河里各种资源过于丰富,里面的大鲶鱼也长的又快又大,对底层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他们也很擅长养这种不挑食的大鲶鱼,普通人养,穷的时候,用大便也能养活,黑社团养,还能用来处理尸体。有钱人肯定是不会吃这种东西的,中产阶层有其他的替代品,而最上面的一小撮富人,更愿意吃进口的。

这样糟糕的情况,还不屯粮,萨沙可能真的会饿死,她可没货真价实的印度人那么不挑食。

说实话,穿越之前,萨沙觉得她自己真的不挑食,什么蔬菜水果之类的,哪怕有的不太喜欢,但是也能吃,不是一点不吃。也没什么过敏的东西,额……严重过敏吧,毕竟,大中华家对过敏的定义不太一样,像流鼻涕,烧心之类的,不是食物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来到印度之后,萨沙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矫情,这不吃那不吃,非要吃自己专属的。

在村里转一圈,治好了自己的病,她不是矫情,是惜命。只有自己粮食存够的情况下,萨沙才愿意稍微卖出去一部分。卖粮食也是有讲究的,上次来这里的粮商为什么愿意给她的粮食出高价,那都是有原因的。

这次粮食在开始种植的时候,萨沙就派人用录像机拍摄。她要给自己的高端粮食品牌打造专属电影,参考米饭仙人,在印度要换个称呼,米神。

种植之前,要搞一个声势浩大的开种仪式。这个仪式是萨沙在了解过印度本土仪式之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最后弄出来的。

为此,萨沙还专门组织一批女孩,训练了很长时间的舞蹈,就是为开种跳舞祈福的。

萨沙刚开始说要选一批神女跳舞祈福的时候,很多女孩都害怕的不行,尤其是从孟买来的女孩们,都恨不得夺门而出了。还是了解萨沙的乔蒂站出来,跟萨沙沟通之后,把双方的困惑解开。萨沙认为的祈福神女,就是单纯的跳跳舞,顶多再说两句好话。女孩们认为的祈福神女,跳舞是附带的,主要是挑选出去服侍神职人员。乔蒂就知道萨沙肯定不是那种人,在孟买的时候,萨沙就说了让大家不当妓女。

只是她还是像以前一样,纯真的让人害怕,正直的不像是人。(前村长、黑社团:好好好,你们这么玩是吧,没文化真可怕。)舞蹈服都是萨沙提供的,纺织厂制作的华丽丝绸纱丽,还能宣传他们的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