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瞻云> 第01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8章(2 / 9)

包着,圆鼓鼓,沉甸甸,泛出血色,落下血珠,发出血腥气1温颐身上的那点不洁,熏香里弥漫出的异味,全都来源于此。“启禀陛下,此乃鲁鸣人头。“温颐没有踏入殿门,守着规矩将布帛在殿门口打开,露出一颗须发敷面的头颅,“臣前些日子离开京城,乃是奉师命前往幽州清理门户。鲁鸣此人于承华廿二年犯贪污罪被贬后,臣祖父怜他之才,一直想等他戴罪立功有所建树,再为他求情回京任职。然十年来,他实在让祖父失望,故此番臣前往,便是代祖父将他逐出师门,与其划清界限。不想其恼羞成怒,下毒拔剑欲谋害臣,臣出于自卫反杀于他,今日返回京畿特来请罪。”“陛下,太常其罪可免。“这会最先说话的乃执金吾。其实温颐的话漏洞摆出。

温松若想与鲁鸣解除师徒名分,在长安城内命座下子弟手书一封便可,哪里需要长孙千里前往。这分明就是为鲁鸣前头做孝母赋之故,温松在此刻直接以鲁鸣的一颗脑袋摆出态度,不支持。持笔著书的百年清流门楣,骨头硬起来胜过握刀披甲的人家。

执金吾带着一丝轻蔑看向薛壑,开口保下温颐,“陛下,杀害朝廷命官者,按律当斩。然太常亦是朝廷官员,乃自卫伤人,此罪得重新论。”“此间只有太常一面之词,可有人证否?"廷尉得执金吾暗示,很快接来话头。

“有。“温颐道,“臣之随从目睹全程,除此以外还有鲁鸣从犯之口供,以及欲要给臣喝的毒酒为物证,其家中侍从亲族可为人证。如今人证物证皆在北宫门外,陛下可随时着人审问。”

“好,传上来。"明烨开了口,“廷尉,你现下审问,朕与诸卿旁听。”一场案子审得极顺畅,鲁鸣谋害人命在前,温颐自卫反杀在后,最后廷尉处给温颐定了个枭首不尊尸身之罪,罚其一斤金。这个案子显然不是这日朝会的重点,不过一个插曲。如同鲁鸣微不足道,棋子尔。

温颐前来,自然为着更重要的事。

一一反对武安侯夫人入主长乐宫。

他在谢恩之后,入殿走到九卿首位,直入主题。“《礼记》曰:大宗者,尊之统也。陛下过继于先帝一脉,实成大宗,而非延续本生家之小宗,若尊生母为太后,实则以小宗乱大,不符礼制。太后为国母,必须是先帝之正妻,此乃′正嫡之礼′也。而陛下之生母亲虽有血缘之亲,却无宗法之尊,若称太后,便是以私亲乱国统,动摇王朝宗法根基。"温颐言辞缓缓而来,“臣闻这话是去岁御史大夫上谏之词,薛大人,下官可曾背错?”“一字未错。"薛壑位列三公,站得比温颐稍前,转过身回他。“薛大人以宗法礼制为核心,明"继嗣当承大宗'之理,此处下官万分赞同。“温颐朝新帝拱了拱手,继续道,“然除此之外,臣还有一处补充。太后之位不仅是尊号,更是皇权正统性的象征,一旦突破宗法限制,怕是后患无穷。陛下奉生母为太后,便寓意先帝皇后之地位将被削弱,此例一开,未来藩王、豪族旁支入继者皆可效仿以尊私亲,宗法制将形同虚设,造成嫡庶不分、亲疏无别之状。史书之上的七国之乱,王八之患究其缘故,皆在于此,实乃有动摇国本之风险。是故,臣对奉武安侯夫人为皇太后持反对意见,还望陛下三思。“温颐话至此,跪首请命。

“陛下三思!”

执金吾,廷尉,宗正,少府等数位九卿高官附和,依次跪下去,紧接着半数朝臣亦跪首劝谏。

日头渐渐升起,悬在苍穹,未央宫前殿门户洞开,窗牖大敞,阳光铺天盖地落下来,撒入殿中。灼灼日光一路蔓延,舔上尤自站着的青年御史的袍服,将朱色渲染极致,似火在燃烧。<2

当近半数朝臣俯首后,薛壑这般站立显得尤为扎眼。火一般照亮新帝的眉眼,又灼伤俯身跪地之人的心。

他的身后,依稀还剩几位没有跪首的官员,皆是同族子弟,若非薛允拼命以目劝阻,他们这会也跪下了。

再明显不过,此番跪与站之间,乃立场的划分。<1孟春时节,日头再烈光线也是柔和的,风更是清爽和煦。但薛壑还是被吹出了一身冷汗,区别于广袤天空下,茫茫原野上驰马挽弓后大汗淋漓的畅快,这一刻他终究憋闷而心虚。他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自然恐惧来日千夫所指。1他轻轻合了合眼,压下胸腔涌起的不适,喘出一口气,告诉自己其实应该欣慰的。这日凡是毫不犹豫跪下请命的朝臣,都是心念江氏者。而且温颐终于愿意穿上官袍,回来朝堂上。如此来日即便不再有他,也可由温颐续上。<1而为着他的一番言辞,对于持赞同意见的自己,自当辨之。薛壑顿了顿,理正神思,“太常所言不错,确也是臣之前所想。只是近来臣思此事,觉得尚可行之。首先,生母有十月怀胎、抚育成人之恩,生育之恩与养育之德,乃天地之大伦。若仅因宗法过继便贬抑生身之母,实则以礼制逆人伦。《诗经》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经》有云:父子之道,天性也;说明尊奉生身母亲是′顺天道、合人伦′之举。若压制孝心,反而让天子落个忘本不孝'之名。我朝以孝治天下,不孝则失民心,失民心则动国本。其二,陛下兼具国君与人子双重身份。陛下承继先帝大统,乃尽君臣之责;回报生身之亲,尽人子之孝。而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