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青梅记「叁」
又过了几日,圣旨下来了,授崔沅为国子司业。一时间,宾客来往恭贺,崔府门前,端的是马咽车阗,络绎不绝。就连崔府里小郎君小娘子们的婚事也都炙手可热了起来。这天二夫人出门赴宴,回来后,将叶莺跟崔六娘都叫到了房中。“……往远了说,兰陵百年世家,难得的书香门第,往近看,爹是京兆尹,实权官儿,本人又是个才貌双全的,性子和气,与你长兄同年进士,授了校书郎,如今任翰林编修,很有出息。”
这门亲事若能成二夫人是极满意的。
崔六娘兴致缺缺的样子,仿佛不关自己的事。这是还没开窍。
对上二夫人含笑的眼神,叶莺由衷地笑了笑,附和道:“挺好的。”与自己无关,叶莺没继续关注这个事,只崔六娘偶尔会来向她抱怨“进度”。例如二夫人寻着中间人,与那萧家的娘子见上了一面啦,又例如寻道士偷合了崔六娘与那萧二郎的八字啦……
每每说起这些的时候,崔六娘都挺不开心的。叶莺是真觉得这门亲挺好,实在。二夫人也让她多开导开导对方。她问了几次,崔六娘终于肯说了,怏怏道:“成亲之后,你我是不是就不能在一起玩了?”
没想到是这么个理由,叶莺受宠若惊。
“都是这样的。”
她安慰道,“你看二表姐她们,都在上京,没事还能回家坐坐。到时候咱们约同一个日子不就行了?”
只她心里清楚,出嫁以后,还能常回来的只有六娘。因这里不是她的正经娘家。
一一其实她也没那么想回来。
崔六娘靠在她身上唉声叹气:“到底比不了这会亲近。”不曾想,没过两日,崔六娘再来时,竞然喜笑颜开。叶莺问她可是有什么好事。
她来之前,二夫人耳提面命过,只这个亲娘大抵对自己女儿的不靠谱认知不够清晰。崔六娘看看她,到底憋不住,屏退了丫鬟婆子,与她秃噜了出来:“我娘说,让我们同嫁萧家去。”
叶莺一呆,“这样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她怎么可能啊?
“就是那个萧二郎,他不是有个长兄?“崔六娘神神秘秘,“我娘昨个跟那萧夫人出门吃茶,回来以后,说人家打听了你的事。”萧家大郎…叶莺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怎地弟弟都要娶亲了,做阿兄的倒跟顺带一样。必是阿兄的亲事不太好议。
京兆尹之子,书香门庭。若非是本人太差,怎么会不好议?看着崔六娘喜兴的笑脸儿,仿佛无知无觉,叶莺一瞬间有种汗毛倒竖的感觉。1〕
“你怎么了,我跟你说话呢!"崔六娘扯扯她袖子。叶莺强行拉回心思,让自己笑了笑。
姑姑是她血缘最亲近的人不错,只这个事,绝不能去问姑姑。丫鬟婆子也不好透露,都是二房的人。
自己在这深宅里,消息太闭塞了,竞然没有个可以打听消息的对象。叶家太夫人的忌辰到了,二夫人忙着女儿的事,那天要带崔六娘与萧二郎相看。
这个时候,叶莺乖巧提出自己代她去寺庙供奉。二夫人近来看这懂事体的侄女越发满意:“去吧,注意着些。”大相国寺为上京中最阔派的佛寺,与高门往来颇多。叶莺揪住一个小沙弥,与他打听这萧家情况。
“不良于行”“深居简出”、“性子沉稳”……叶莺知道,小沙弥开口委婉,说的已经都是美化过的。小沙弥口中称,这位萧大郎并非先天有疾,而是十年前出的意外,原本也是才貌双全少年郎,那时才中的进士,后面便少听说了。一个因断腿在床,人生无望,性子阴沉的形象跃然浮现。这样一个人,但凡疼惜女儿的都不会愿意让她嫁去吧?她谢过小沙弥,独自在禅房里坐了一会儿,百感交集。大概想明白了,应该是,崔六娘性子着实不靠谱,萧家大抵不太满意。所以让自己嫁给萧大郎,一则日后不会被长嫂压着,二则,二则也算是替萧家解法了长子的婚姻难题,卖个好。
怎么还买一送一呢。
视线中,对面悬挂的那幅墨宝上的"空静"二字模糊了起来。叶莺眼皮颤了颤。
姑姑……
二夫人对她的养恩毋庸置疑,她也一向知恩图报,小心处事,崔六娘与二夫人待她的态度才越来越好。
只谁能教教她,眼下她要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打消这个念头?适才出门还是艳阳一片,从佛寺出来拐去东市,买完崔六娘让她带的蜜饯点心,不防就变了天。
叶莺随人群挤在街边檐下避雨,肩膀裙摆不可避免都溅上了雨水。崔沅自国子监出来,小厮已将马车备好了,从务本坊回崔府,需要经过朱雀街东三街,从东市口路过。
路过东市门口时,马车被前方拥挤的路况逼得停了下来。崔沅十分不喜“等待”这件事,等待的时光总容易让人踌躇。他撩开一角帘子,朝外看去。
猝不及防,在檐下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三月天,一面下雨,一面还在出太阳。
夕阳霞影里,雨点都被染成了金色。小姑娘的脸庞隔着湿漉漉的阳光,安静地出着神。
周遭人群脸上洋溢着焦急、懊恼,统统不见,独她仿佛暂时隔绝了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