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通过复试的几十名考生,被分为七人一组,依次入殿觐见。
李墨言与卫铮恰好被分在同一组。
踏入那至高无上的殿堂,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瞬间笼罩下来。
鎏金盘龙的巨柱支撑着高阔的穹顶,地面光滑如镜,映出人影绰绰。
御阶之上,女帝端坐于龙椅之中,珠旒垂面,虽看不清具体神情,但那身明黄龙袍和周身散发的帝王威仪,已足以让人心生敬畏,不敢直视。
御阶下方两侧,分别坐着当朝丞相、六部尚书等一众举足轻重的重臣,个个神色肃穆。
李墨言、卫铮等人心跳如擂鼓,几乎是屏着呼吸。
随着礼官尖细的唱喏声,依着之前反复演练的礼仪,恭敬万分地行三跪九叩大礼,高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个清冷平稳、听不出情绪的女声从上方传来。
几人谢恩后起身,垂首敛目,恭敬地站在原地,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发出一点不该有的声响。首先开口考较的是丞相顾沉璧。
他问的并非具体学问,更多是考察他们的心性、志向以及对一些基本政务的理解。
问题不算刁钻,却也需要谨慎作答。
几人皆小心应对,虽偶有紧张,倒也还算稳妥。
随后,丞相便问及他们的意愿,希望进入哪个部院从底层观政历练。
卫铮毫不犹豫,声音沉稳坚定:“回丞相,学生愿入兵部,学习军务舆图,以期将来能为国戍边。”兵部尚书闻言,摸了摸胡须,并未立刻表态,而是抛出了几个关于边防布置、粮草调度、以及应对小股敌军骚扰的实际问题。
卫铮对答如流,虽略显青涩,但思路清晰,见解独到,显露出扎实的兵事基础和难得的将略眼光,让兵部尚书眼中闪过几丝赞许。
轮到李墨言,他恭敬道:“学生愿入户部,学习钱粮赋税管理。”
户部尚书闻言立刻追问了几个关于田亩核算、漕运损耗计算、以及如何应对地方瞒报赋税的难题。李墨言深吸一口气,沉心静气,将他所擅长的算术之能融入回答之中,数据推演清晰,提出的方法虽理想化却颇具巧思。
对方显示出极高的算学天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户部尚书听得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