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27章 好消息,朝阳日报大获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好消息,朝阳日报大获成功(1 / 2)

维港文化办公室。

陈耀豪一踏入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便鱼贯而入汇报工作。

他厌恶拖沓,崇尚高效管理,因此极少召开冗长大会议,惯常以短促碰头形式听取汇报,随即一一作出明确指示。

助理梁宏率先开口道:“老板,几家目标戏院物业已全部谈妥。皇后戏院作价450万港元,对方附赠一间400尺临街铺面,位置还可以,我接受了报价。

油麻地戏院最终以320万港元拿下。陈美容女士名下的5间戏院物业,总价520万港元。这是详细文件,请您过目。”

这消息喜忧参半!

陈耀豪刚从黄金投资中回笼的3000万港元资金,眼看就要被这些戏院吞掉1290万港币这还不算此前投入工业大厦的400万。

钱不能这么无声无息地花出去,必须听见响声!

他快速翻阅文件,当即拍板道:“同意收购。根据这些戏院的分布,继续物色补强目标。随后,以这些物业为基础,注册一家院线公司。”

陈耀豪深谙电影行业的利润核心在于渠道:发行与院线。相比之下,制片方的收益常显得微不足道。

他清楚记得前世的规则:一部号称票房过亿的电影,院线至少分走五成,发行方再拿走两成。

而当下香江院线更为强势,普遍实行“保底制”:制片方若想影片上映,往往需承诺院线的最低收益。操作不当,制片方甚至可能倒贴!

新成立的院线公司将归属维港文化旗下。待时机成熟,陈耀豪便计划将其打包上市。

然后利用股市募集的巨额资金,加速扩张他的文化帝国版图。

收购电影公司、添置物业大厦、整合印刷厂……这些宏图,唯有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方能高效实现。

若只靠自身利润滚动发展,何年何月才能超越根基深厚的“邵六叔”?

前世,漫画大亨黄玉郎正是凭借股市融资四处出击,鲸吞新闻大厦、柴渗康民工业中心、《天天日报》、《清新周刊》,迅速构建传媒王国。

若非他后来孤注一掷抵押股权炒股惨败,继而铤而走险做假账导致帝国崩塌,其版图本可更为庞大。

资本是把双刃剑,陈耀豪意在取其锋芒,为己所用。

接下来,杜辰逸向陈耀豪汇报了两个好消息:一是《朝阳日报》将在6月20日正式发刊。

“按营销计划执行就行,发现问题立刻整改。有做不了主的,马上向我汇报。”陈耀豪指示道。

对《朝阳日报》这份他最关心、也叮嘱最多的工作,真到要创刊发行时,他反而显得平静淡然。

另一个好消息是《Yes》卡也将在月底面市。

“嗯,”陈耀豪沉吟片刻,“卡片发行不能急于求成,质量必须放在第一位。

其次,得想办法炒作。我们推出全套卡片,但要在其中一种上做点文章,让玩家没那么容易集齐。

到时候,集齐全套的,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和喜欢的明星见面。舆论上也要配合推动。”

杜辰逸心里暗赞,嘴上说道:“陈生真是营销高手,我们下去就研究方案。”

陈耀豪暗想:奸商就奸商,还营销高手……

杜辰逸这话让他想起前世公司那些“话术”:罚款美其名曰“负激励”,加班硬说成“文化”。

随着公司规模扩张,陈耀豪深知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朝阳日报》发行后,这块平面媒体的工作得交给专人负责。而即将成立的院线,他打算命名为“金公主院线”,也需要物色一位负责人。

实际上,前世四大家族没人涉足院线,或许与他们拍不出优质电影也有关系。

陈耀豪转念一想:这样一来,我自己是不是也得开个电影公司?

干吧!他暗暗决定。

毕竟,这关系到未来与众多女星“交流”的机会。

……

6月20日,《朝阳日报》创刊日。

维港文化,陈耀豪的办公室,深夜。

杜辰逸推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高兴,说道:“老板,初步统计出来了。”

“哦?说说看。”陈耀豪放下手中的《朝阳日报》,虽然白天表现淡定,整天没有来公司督战,但首日战果终究是悬在心头的一块石头。

“我们抽查的50个网点,反馈回来的数据汇总计算……平均售罄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二。

这意味着,昨天印刷的15万份,实际销量很可能在12.3万份左右!”

12.3万!

这销量远超他之前预估的“10万份以上”的保守目标!

在这个报业竞争白热化的年代,一份新报纸创刊首日能突破十万大关,已是凤毛麟角,12.3万,堪称一个惊人的开门红。

“好!非常好!”陈耀豪忍不住拍了下桌子,脸上终于绽开笑容,说道:“内容为王,看来我们的方向没错!市场认可了!”

“是。”杜辰逸也笑了,说道:“黄志强他们实地暗访的反馈也印证了这点。

市民普遍反映标题抓人,内容‘抵睇’(值得看),尤其是本地新闻又快又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