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新晋主编深知,陈耀豪破格录用他,他必须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好,那就拜托各位了。”陈耀豪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只要杂志一炮而红,丰厚的奖金绝不会少。”
在座编辑都心领神会,杂志办的越好,大家的福利就越好。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香江社会,谁又会和钱过不去呢?
会议结束后,陈耀豪单独留下杜辰逸。
“知道我为什么特别看重你吗?”陈耀豪靠在真皮沙发上,问道。
杜辰逸摇头。
“因为你既了解传统媒体的运作,又没有被那些条条框框完全束缚。”陈耀豪啜饮一口茶,继续道:“《Yes》需要这样的平衡:专业但不死板,创新但不胡来。”
“陈生过奖了。不过我确实很好奇,为什么选择青少年市场?从商业角度看,这个群体消费能力有限。”
陈耀豪收起笑容,说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200万港币办一本青少年杂志?有人肯定会认为我疯了吧?”
“其实,我要的不是一份杂志,而是一个文化现象。不是简单的刊物,而是一代香江青少年的精神指南针!”
“对于赚钱,你也想错了方向,我不是要赚年轻人的钱,我是要赚那些想赚年轻人钱的人的钱。
例如音乐、电影、时尚、零食...所有面向青少年的产业,都需要一个精准的传播渠道。”
杜辰逸恍然大悟:“《Yes》不只是杂志,更是营销平台!”
“聪明!”陈耀豪转身,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道:“但更重要的是,谁掌握了年轻人的注意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十年的市场。”
离开会议室时,杜辰逸感到既兴奋又忐忑。陈耀豪的远见令他折服,但同时令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