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14章 永远年轻的俱乐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永远年轻的俱乐部(1 / 2)

“如果你还记得自己13岁时的脑洞,快来加入我们的“永远年轻俱乐部”!”

“职位1:外星通讯员。”

“职位2:摇滚科学课代表。”

“职位3:超级英雄摄影师。”

杜辰逸今天这份招聘广告让他过目不忘,也让他对这家名为维港文化公司的有了兴趣。

原来是《明报周刊》的一名编辑兼评论员,现在正辞职在家做一名自由撰稿人。

“外星通讯员应该是记者?”

“那这摇滚科学课代表应该叫编辑?”

杜辰逸对于这家出版社突然很感兴趣,他决定去尝试一下。

为了招聘到优秀团队,陈耀豪连续五天在《明报》、《东方日报》打广告。

当然,这么大手笔的广告招聘杂志团队,当然很成功。

新的一周开始,陈耀豪早早就来到维港文化办公室。

目前公司共有五个部门:编辑部、发行部、广告部、行政部、财务部。

编辑目前有一个以杜辰逸为首的七人团队,发行部是于高明(高明佬)负责,李强(吹水强)暂时不好安排,就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

至于为什么会有行政部,主要是他以公司化办杂志。

杂志社的印刷进行外包,发行渠道也委托专业公司负责,小小的杂志社,编辑部才是核心。

这一次,陈耀豪一次注入了200万港币给维港文化,这个办杂志成本绝对可以宣布“文人办报的死刑。”

要知道,三年后《天天日报》转让时,价格才160万港币。

“老板,早晨!”

“老板,早晨!”

一群新员工见到陈耀豪走进会议室,纷纷和他打招呼。

“各位同仁。”陈耀豪坐在主位,没有拿任何讲稿,直接开口说道:“欢迎登上维港文化这艘新船。”

“我知道你们中有来自各大报社的资深编辑,也有刚毕业的年轻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继续说道:“但在这里,资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能力。”

“我们准备创刊《Yes》杂志,我们要以全港青少年、中学生为对象的刊物,口号为“全天候年轻人杂志”。

“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能够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工作,我可以告诉大家,在年底前,如果公司杂志能够达到5万份,我给大家发三薪。”

话音刚落,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香江不愧是一个快节奏、金钱至上的社会,刚才讲半天没有掌声,现在画一个大饼,就爆发出热烈掌声。

前世,《Yes》创刊不久就深受青少年欢迎,发行量不断上升,最高峰时达到10万册,这么看来,这个饼画得也不大。

开完全员大会后,陈耀豪立即召集七位核心编辑举行内容策划会议。

会议室里,他亲自将精心准备的《Yes》杂志内容策划案分发给每位编辑。

“各位先仔细看看这份方案。”陈耀豪环视众人,说道:“我对这本杂志的要求很简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编辑们翻阅着策划案,脸上不时浮现惊喜的神色。

这份方案内容之丰富远超预期:不仅涵盖明星写真、娱乐新闻,整合了香江、R本和湾湾的偶像资讯;

更有青春期知识专栏、心理测试、灵异故事、偶像追踪、娱乐八卦以及交友社群资讯等。

还包括购物指南、服饰搭配、旅游攻略等时尚内容,全方位覆盖香港年轻人的兴趣点。

主编杜辰逸率先放下文件,难掩兴奋:“陈生,这本《Yes》杂志完全填补了香江市场的空白,一旦面世必定引发轰动。”

“有信心就好。”陈耀豪满意地点头,说道:“知道我为什么选择你们这些年轻编辑吗?”

“就是看重你们刚离开校园不久,最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办这种年轻人的杂志有优势。”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我要求你们必须深入校园,多听年轻人的声音,多采纳他们的投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拉近杂志与读者的距离。“

“我们要把‘城市惊喜’办成杂志的王牌栏目,每期以一位素人美女为女主角拍摄沙龙照。”

“我们要精准定位封面,根据市场潮流和目标读者喜好,选择不同时期的热门偶像作为封面人物。”

“另外,我们还要设置特色内容,例如设有恶搞歌词的栏目,将流行曲改成朗朗上口的恶搞歌词。”

“还设有解答青年性爱疑难杂症的专栏,以及征集笔友栏目等,增加杂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我希望一个月后能看到《Yes》创刊号问世。”陈耀豪定下明确时间节点。

他暂时保留了前世记忆中“YES卡“等衍生品的计划——包括2R尺寸的明星收藏卡(含夜光卡、闪卡等)、专属抽卡机系统,以及线下主题商店YESStation。

这些都要等杂志打响知名度后再逐步推出。

“老板放心,这个方案已经很完善,我们一定能把内容做到最好。”杜辰逸郑重表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