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疑惑,蔡书敏这个名字倒是没怎么听闻,她将视线放在了工部尚书身上。
“回陛下,蔡书敏确实是工部的人,但性子古板不与人交谈,所以诸位大人都见得少。"工部尚书擦擦额头的汗,太女怎么知道这个臭石头,若真让她去那工部可就一点油水都捞不到了。
姜照确认了有此人,又看向姜穗:“你来说说为何推举此人?”“不知母皇可还记得,庆元十七年科举有一篇治水的文章写的极好,那篇文章就是出自蔡大人之手,这么多年在工部蔡大人也没有闲着消磨时日,反倒写出了治水要领,机缘巧合之下我曾拜读过很是厉害,赈灾若能让蔡大人前去,定能不负所望。”
姜穗最后一句话说的斩钉截铁,蔡书敏的本事只要见过的人就没有不服气的,只是她先前体弱管不了这许多事,如今身子渐好这些被排挤的边缘人才也该闪闪光了。
姜照看着站在下方的姜穗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满足之感,这是她的女儿,是这大齐的太女。
天佑大齐让穗儿身子好转,这段时日忧心烦闷之下每每想到此处,心中都开怀不少。
“太女说的人选,你们可有其他意见啊?"姜照笑问百官。能将官当好的人未必能将事情做的很好,但体察上意这件事情一定做的极佳。
圣上此时的笑意足以说明很多事情,于是文武百官不谋而合异口同声道:“殿下知人善用,尔等佩服不已。”
“如此,就这么定了吧,就由朱九笙和蔡书敏负责赈灾一事,为保证安全兵部调些人手给她们。"姜照满意了,说话也轻快起来。赈灾的人选定了姜穗松了口气,有了朱九笙和蔡书敏想来平洲之患不日便可解了。
朝会散后,姜穗回了东宫习惯性的问了句:“太女妃呢?”“回殿下,太女妃出宫了。“竹影回禀道。这个时候出宫甚至未曾告知她一声,姜穗垂眸面有不虞。出宫的规矩他都知道,宁愿违规也要这个时候出去,究竞所为何事?姜穗下意识的捏住衣袖边缘来回捻着。
长平街的粮食铺子关上了门,沈离穿着身便衣和刘芸隔桌而坐,她的女儿在另一边安静的玩儿。
良平领着清溪站在院子里聊天,清溪明白这是不想让他知晓的意思,好在他一心只想老老实实办差,对这些不想让他知道的事情是半点探问的心思也无。“我说的事你可愿意?"沈离端起茶盏垂眸问道。“店主抬爱,但此事我没这个本事办不到,恐怕要辜负店家的赏识了。“刘芸视线落在了女儿身上,直截了当的拒绝,没有精钢钻不揽瓷器活儿,她还有女儿要顾犯不上冒这些险。
沈离也将视线放在女孩儿身上浅啜一口后放下茶盏:“我知道你挂念女儿,但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你在平洲的事情我全都知晓,怎么不过一场水患就将你刘芸的心气冲没了吗?”
“你口口声声说你爱女儿,可你就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的女儿一直是一个粮铺杂役的女儿吗,我了解你刘芸,你不是这样的人。”“你凭什么说了解我,你要办的事危险重重我凭什么要拿命去拼?日子还长我未必不能再有机会,多说无益店家您请吧。“刘芸起身对着门口方向伸出了手,赶人之意十分明显。
沈离并未起身只是抬眼看着她仿佛极笃定似得:“可是太慢了,你女儿已经快十岁了,可识得字算的数,你前些年忙于生意管不过来,可现在再按着你慢慢来的心思,你的女儿就被你耽误了。”
“只要你答应助我成事,我保证你的女儿可以受到最好的教育,她想要做的事只要不违法乱纪我都愿意全力助她,便不为了她为你自己,你被逼着离开平洲来到最远的定京,恐怕也不只是因为水患吧?”刘芸终于变了脸色:“你都知道什么?”
“我全都知道,我无意拿此事要挟你,只是想表明我的诚意,平洲是你的故乡就这么放弃甘心吗?况且我要你做的事情也有利平洲,你会成为英雄回归。“可你要我进金国!"刘芸显然有些急了,对面前这个人她一无所知,但此人却好似对她所有事都了解的清清楚楚,仿佛命都在别人手里,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
沈离也冷了脸:“若不是因为你这双眼睛,你以为我找不到别人吗?只是你最合适而已,我给你三十万两银子,能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无论事情成不成,我承诺的事情都会做到,你还不敢吗?”沈离拍桌而起直直的盯着她的双眼,丝毫不容许她回避。良久刘芸额上淌下了汗珠,双眼通红的吼道:“我干!可我的女儿怎么办?”
听见刘芸同意了沈离不再剑拔弩张,他放软了声音说:“你也认识我父亲,我会将她安排在我父亲的住所,为她请最好的老师,你放心只要你能将事办成且活着回来,我保证无论你做了什么,我都能保住你。”“此言当真?!"刘芸追问。
“自然不会作假,你能成功回来之时,就是我坦白身份的日子,无论发生什么你的女儿一定无虞。"沈离看着刘芸认认真真的说道。他知道这样太过急躁,对于刘芸最好的就是慢慢来得到她的信任再办事。可是来不及了,姜怡一定会抓住这次机会,他不能放过。这次机会姜怡要,他也必须要。
“我只能给你钱上的助力,人手方面我帮不了你,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