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下策屠城,毕竞屠杀一事传开,对于宋国来说也不好看。
这个时代,庶民都是生的草率,死得仓促,但人口又是资源的一种,一般国君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都不会下令屠城。沈凌自然也想到这些,他落下一子,“你觉得屠城另有隐情?且隐情就在城中?”
“对。”
说着,林岚怕自己想错,又问了句:“屠城命令不是秦让下的?”“不是,是宋国国君。“沈凌自然也会秦让产生过怀疑,但三番两次试探下来后确定,对方一开始确实只是按照宋国国君命令行事。与她料想的一样,林岚想不通:“这是为何?”沈凌抬头看她一眼,眼前的女子与其说是貌美,不如说是俊美,视线平静的扫过她黝黑的眼睛,波澜不惊,似染着一层雾霭,叫人看不清她眼中情绪。“此前有一则流言。”
“什么?”
“灭宋者,出灵寿。”
半响,没等来第二句话,林岚问:“就这?”她只觉得荒谬。
“油尽灯枯之时,什么荒唐事都能干得出,莫说屠城。"见她一脸诡异,沈凌又到了句:“此言出自太史令。”
太史令又叫太史局,职责包括观测天象、制定历法、记录史事、掌管国家典籍。
十二节气、年历、测风雨、哪怕国君、皇帝祭告天地都得需要太史令批日子。
即便是没有神赐的古代,太史令也是观测天象的重要存在,更别说现在多了个不科学的神赐,某些神神叨叨的存在自然更有道理。“…这说的,我都快以为是暗指我了。"林岚调笑了一句,毕竞她确实准备从宋国咬下一块肉来。
“哒一一”
在林岚走神的时候,沈凌下棋果断,毫不犹豫的掐了她的气,凝神定气,对于自己这一手颇为满意。
她低头一看,好家伙,自家龙脉都快被吃了,顿时怀疑,这家伙刚刚说的这些,都是故意叫她分心。
“微音又怎觉不是在说你?"他笑眯眯道,心情好了不少。果然,心情不会无缘无故变好,只会默默转移坏脾气,现在,心情不好的变成了林岚,她吸口气,“所以你觉得灵寿被屠不过是因为一句预言?”“或许也有其他?微音若好奇,不如一探究竟?"沈凌对屠城的探究欲没有她那么强,闻言只是淡定的回了句。
两人对视一眼,又平静挪开。
显然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去国都探究这种事,无异于以卵击石,毫无必要,宋国再乱也与她无关,所以林岚淡定换了个话题:“你觉得那店小二出自何处?”“不是秦让,是否与公子们有关应当也不大可能,那人不是军中人。“沈凌回答。
这线索都递到眼前了,不去,实在说不过去。若是再不动动,也不知道什么个丑东西,就要跳到他们脑袋上,莫不是他们脾气太好?
送了米面的小二一路回米铺,路上没停,沿路还碰见巡逻的将士要看他户籍,好在有惊无险。
已是傍晚,落日余晖落在屋檐上,街边的青石路上没几个人。过不了多久就是门禁,路上来往的人都少了不少,显得萧瑟。秋日的余温散去,泛着些许凉意。
瞧见米铺门口挂的牌子,小二抬手掀开藏蓝色的布帘子,脸上讨喜的笑在入米铺后消失不见。
掌柜见他回来,朗声道:“快收拾收拾,今日卖的快,早些关店。”“唯”
小二拿起放在墙边的木板子开始关门。
旁边几户也见怪不怪,毕竞巡逻后,街上别说是人,就是个鸟雀也瞧不见,还不如趁早关门歇息。
片刻功夫,米铺就落了锁。
掌柜在屋内点了灯,小二把脑袋上的幞头摘下,在肩膀上扫了扫,把肩上的面粉扫去,掌灯的掌柜的冲他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往店铺后屋走去。柴火房打开,灰尘浮动,移开柴火后露出一条地道。两人举着煤油灯往下走去。
一条弯弯曲曲还在掉土的长隧道,偶尔会遇见岔路,熟门熟路的往里走去。片刻功夫,走到一间开阔屋子,里头已经坐了人,若是蓟止在,她一定能认出,这些人都是灵寿米铺的掌柜的。
总共八人,一个不少。
“怎滴这么晚才下来。“有人问。
吉良米铺的掌柜没说话,反倒是那小二一副主子派头,心绪激动:“真给那鬼道士说对了!”
“什么?“其他人纷纷凑来。
“这几日在我们店中买米面的女郎家中确实有一匹灰马。”小二坐在了主位,眼中闪着精光,凶狠不已:“那女的肯定就是咱们要的。”“那人真身怀藏宝?"有人心中打鼓。
另一人立刻道:“那道士的能耐你们又不是没瞧见,若不是有他,咱们都被官兵绞杀多少回了。”
一听这话,其余几人纷纷点头,若不是那道士,他们也不能成了富户米贩,要知道,在几月前,他们干的还是无本买卖,杀人越货、打家劫舍无一不精“要绑了那小娘子?”
若是以往,绑一个人不难,但现在这灵寿又开始戒备森严,出入都得差户籍,若不是他们趁乱都办好,现在怕得舍了这一身家。这有米有面的日子过久了,再叫他们杀人越货也不是不行,但总觉得缺了那么些。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小二,寨子里三